了解解暑靈藥——六一散
【方名】 六一散
【出處】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分類】 祛暑劑-清暑利濕
【組成】 滑石(180克) 甘草(30克)
【方訣】
【功用】 清暑利濕。
【主治】 暑濕證。身熱煩渴,小便不利,或泄瀉。(本方可用于膀胱炎、尿道炎等屬濕熱者。)
【用法】 為細末,每服9-18克,包煎,或溫開水調下,日2-3次,亦常加入其他方藥中煎服。入湯劑時按比例酌情減量。
【禁忌】 若陰虛,內無濕熱,或小便清長者忌用。孕婦忌服。
【方解】 本方證由暑邪夾濕所致。暑為陽邪,暑氣通于心,故傷于暑者,多見身熱、心煩;暑熱傷津,則見口渴;暑病每多夾濕,濕阻于里,膀胱氣化不利,故見小便不利;濕走腸間,則為泄瀉。治宜清暑利濕。方中滑石甘淡性寒,體滑質重,既可清解暑熱,以治暑熱煩渴,又可通利水道,使三焦濕熱從小便而泄,以除暑濕所致的小便不利及泄瀉,故用以為君。生甘草甘平偏涼,能清熱瀉火,益氣和中,與滑石相伍,一可甘寒生津,使利小便而津液不傷;二可防滑石之寒滑重墜以伐胃,為臣藥。二藥合用,清暑利濕,能使三焦暑濕之邪從下焦滲泄,則熱、渴、淋、瀉諸癥可愈。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藥性平和,清熱而不留濕,利水而不傷陰,是清暑利濕的著名方劑。
本方原名益元散,一名天水散,后人通稱為六一散。既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義;又說明方藥用量比例,以示區別加辰砂之益元散。
【化裁】 若暑熱較重,可酌加淡竹葉、西瓜翠衣之類以祛暑;傷津而口渴舌紅者,可加麥冬、沙參、石斛等養陰生津止渴;心火較旺而舌紅心煩者,可加竹葉、燈心、黃連等瀉火除煩;氣津兩傷可加西洋參、五味子等益氣養陰,小便澀痛或有砂石諸淋者,可選加白茅根、小薊、車前草及海金沙、金錢草、雞內金等利尿通淋。
【附方】 益元散(《傷寒直格》)、碧玉散(《傷寒直格》)、雞蘇散(《傷寒直格》)
【附注】 本方為治療暑濕及濕熱壅滯所致小便不利的基礎方。臨床應用以身熱煩渴,小便不利為辨證要點。
-
身體濕氣怎么排除?教你4招快速排濕氣體內濕氣重會出現身體乏力的現象,并且也會出現免疫功能低下的情況,通過食療可以排出體內的濕氣,薏米粥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能
-
濕氣重怎么辦 養生靚湯幫你除濕邪濕氣重怎么辦?有些人經常會出現渾身無力,舌苔厚重,大便稀溏的情況,這很可能就是濕氣重的表現,濕邪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極大的
-
吃什么能祛濕 飲食療法幫你排濕邪早春時節會出現回南天,陰雨綿綿,整個環境都是濕漉漉的,這樣的環境最容易導致濕邪的發生,濕邪侵入身體的家,會給身體的健康帶
-
生活中如何去濕氣呢平時有些人會出現生活方式,不健康而使一些濕氣入身,發生,實際過重的現象,所以在平時應該掌握一些祛濕的方法,這樣可以防止濕
-
濕熱體質如何進行改善現在社會人們比較忙碌,所以濕熱體質的人群越來越多,濕熱體質人群經常會出現口干舌燥,而且還會出現口臭的現象,嚴重的影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