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鼻祖華佗
華佗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字元化,是東漢末年(?-208年)、三國初期沛國 譙(今安徽毫縣)人,對充實和豐富我國古代醫學寶庫,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是外科鼻祖。一天清晨,有兩個人用車推著一個病人到華佗診所來看病。病人腹部疼得厲害, 面色蒼白,兩腿彎曲并精神萎靡不振。華佗給病人摸了脈搏,而后輕輕地解開病人的衣服,用手按按肚子,病人突然怪叫了一聲。他又仔細地望了望病人的神色,對病者的家里人說:“生的是腸癰(闌尾炎),要立即開刀!”于是把病人抬上手術臺。華佗讓病人用酒送服“麻沸散”。過了不一會兒,病人失去知覺。又讓徒弟給病人腹部涂藥消毒。手術的準備工作完成了,華佗用消過毒的刀于將病人腹部剖開,他把手伸入腹腔,割去闌尾,再用藥制的桑皮紙線縫好刀口,敷上特制的消炎藥膏。做完手術,華佗告訴病人家屬: “過七、八天刀口就會長好,一個月后就可參加勞動。”
還有一次,一位病人請華佗看病。病人嘆著氣, 臉上流露出悲傷的樣子,對華佗說:“十幾天前,我感覺腹中刺痛,最近幾天,眉毛頭發幾乎掉光了。 大夫,您看我這是什么病?”華佗仔細檢查了病人腹部,說:“你這是脾腐爛了一半,必須動手術切除。” 于是讓病人服用“麻沸散”,然后進行開腹手術, 果然發現病人的脾已有一半腐爛了,華佗立即把爛掉的半邊脾切掉,縫合好,敷上藥,不到一百天,病人就痊愈了。 千百年來,人們傳說的華佗給關公“刮骨療毒”的故事,更是燴炙人口。三國初期的時候,有一次, 關羽到樊城去攻打曹操,右臂被毒箭射中。后來, 傷口漸漸腫大,十分疼痛,不能動彈。經有名醫生 多方診治,始終無效。一天,關羽和他的部將正在發愁。忽然,部下前來報告,說醫生華佗要進見。 關羽說:“請進帳來!” 華佗進來后,關羽說:“您如果能把我的右臂治好,我是感謝不盡的。” 華佗說;“我正是為治您的病才來的。辦法倒是有, 只是怕您忍受不了疼痛。”關羽聽后笑了笑說: “我是一個久經沙場、出生人死的軍人,千軍萬馬尚且不怕,疼痛有什么了不起!” 華佗說:“那就好 了。您中的箭是烏頭毒箭,現在毒已入骨。我準備在房梁上釘上一個鐵環,把您的右臂伸進鐵環中去,再把您的眼睛蒙上,然后給您動手術。”關羽說:“不用什么鐵環,你就給我治吧!” 翌日,關羽設宴犒勞華佗。飲宴完畢,關羽一邊和謀士對弈,一邊袒胸 伸出右臂。華佗抽出消過毒的尖刀,割開關羽的胳膊, 骨頭已變成青色。他用刀喳喳”地將骨頭上的 箭毒刮凈,而后縫合復原,敷上藥,包扎好。手術后, 關羽站起來對華佗說:“現在我的右臂不疼了,您真是妙手回春啊!” 這是《三國演義》和湖北《襄陽府志》上有記載的,頌揚關羽有毅力,能忍耐,同時也說明了華佗外科醫術高明,博得人們的稱贊和敬佩。
-
名醫 王叔和王叔和(201—280年),名熙,漢族,晉朝山陽郡高平(今山東省微山縣兩城鎮)人。魏晉之際的著名醫學家、醫書編纂家。在中醫學發展史
-
清朝名醫 王清任王清任,字勛臣,河北省玉田縣人,清乾隆33年至道光11年(1768-1831),世居玉田縣鴨鴻橋。他曾做過武庫生,后至北京行醫,是嘉
-
外科鼻祖——華佗華佗是一位精通醫術的著名醫生,尤其出名的是他在外科方面的成就。他到了哪里,都會受到了人們熱烈的歡迎。他不但精通方藥,
-
外科鼻祖華佗 華佗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字元化,是東漢末年(?-208年)、三國初期沛國 譙(今安徽毫縣)人,對充實
-
名醫扁鵲見齊桓公  中文名稱: 扁鵲 又名: 秦越人 性別: 男 所屬年代: 春秋戰國時代 生卒年: 公元前40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