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丸(積,殺蟲)
【藥 名】:雷丸
【拼 音】:LEIWAN
【英文名】:Stone-like Omphalia
【來 源】:為菌類植物藥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菌核。
【功 效】:消積,殺蟲。
【主 治】:治蟲積腹痛,疳積,風(fēng)癇。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有小毒
入胃、大腸經(jīng)。①《本草匯言》: “入手、足陽明經(jīng)。”②《雷公炮制藥性解》: “入肺、脾、胃三經(jīng)。”③《玉揪藥解》: “入手少陰心、足厥陰肝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粉撲或煎水洗。
【別 名】:雷矢(《范子計然》)、雷實(《吳普本草》)、竹苓(《綱目》)、竹林子、竹鈴芝(《中藥志》)、木連子(廣西中藥志》)。
【處方名】:雷丸、雷丸粉、來丸
【商品名】:雷丸。以個大飽滿、質(zhì)堅、外表黑褐色、斷面白色者為佳。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及甘肅、陜西、湖北、河南等地。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春、秋、冬皆可采收,但以秋季為多,選枝葉枯黃的病竹,挖職根部菌核。采收后洗凈,曬干。
【拉丁名】:Omphalia Polyporus mylittae Cood. Et Mass.
【炮制方法】:揀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片曬干;或洗凈曬干,用時搗碎。《雷公炮炙論》:“凡使雷丸,用甘草水浸一夜,銅刀刮上黑皮,破作四、五片。又用甘草湯浸一宿后蒸,從巳至未出。日干,卻以酒拌,如前從已至未蒸,日干用。”
【考 證】: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生藥材鑒定】:干燥的菌核為球形或不規(guī)則的圓塊狀,大小不等,直徑1~2厘米。表面呈紫褐色或灰褐色,全體有銷隆起的網(wǎng)狀皺紋。質(zhì)堅實而重,不易破裂;擊活盾斷面不平坦,粉白色或談灰黃色,呈顆粒狀或粉質(zhì)。質(zhì)緊密者為半透明狀,可見有半透明與不透明部分交錯成紋理。氣無,味談,嚼之初有顆粒樣感覺,微帶粘液性,久嚼則溶化而無殘渣。以個大、飽滿、質(zhì)堅、外紫褐色、內(nèi)白色、無泥沙者為佳。主產(chǎn)四川、貴州、云南、湖北、廣西、陜西。此外,浙江、湖南、廣東、安徽、福建等省亦產(chǎn)。顯微鑒定:粉末:灰白色。主為不規(guī)則形菌絲團(tuán)塊有菌絲碎片,無色,少數(shù)黃棕色或棕紅色(外層菌絲)。散在的菌絲較短,直徑4-6 μm,有分枝。草酸鈣方晶少數(shù),細(xì)小,直徑約至10μm。粉末遇5%氫氧化鉀液顯淡橙紅色。
【中藥化學(xué)成分】:含水分6.5%,灰分4.0%;醚浸出物0.6%,醇浸出物盟形。主要成分是一種蛋白酶稱雷丸素,含量約3%,為驅(qū)絳蟲有效成分,加熱失效。此酶在 pH8溶液中作用最強,酸性溶液中無效,0.06微克在10毫升弱堿性(pH8)溶液中即有分解蛋白質(zhì)作用。含雷丸蛋白酶,這是一種含糖蛋白與巰基的酶,其最適量PH為7.48,等電點為4.35,最適量溫度48℃,對酯有水解作用,具凝乳作用,對某些菌有溶解作用。另含雷丸多糖,其化學(xué)結(jié)構(gòu)是以β-(1→3)葡萄糖為主鏈,帶有1→6支鏈的葡萄聚糖,平均分子量為1183000。
【中藥化學(xué)鑒定】:刮取本品外層黑褐色菌絲體少量,加氫氧化鈉試液1滴,顯櫻紅色,再加鹽酸使呈酸性,則變黃色。(檢查菌類色素)
-
得了膝關(guān)節(jié)炎怎么辦?主要有2種治療方案膝關(guān)節(jié)炎的發(fā)病會給患者造成諸多不便,會引起出行不便,會引起關(guān)節(jié)腫痛,還會出現(xiàn)身體疲勞的問題,運動鍛煉能有效緩解膝關(guān)節(jié)炎的
-
樟腦的功效與作用 殺蟲止癢通竅醒神樟腦是我們常用來放在衣柜里面祛濕除蟲的,散發(fā)著濃郁的清香,樟腦以潔白純凈者為最佳,是揮發(fā)性中藥材。我們來看看樟腦的功效與
-
這些昂貴的中藥居然是動物的屎做成的中藥是很神奇的東西,中藥不只是中草藥,有的中藥不僅名貴并且其做法也特別奇葩,有些中藥甚至是由動物的糞便做成的,關(guān)于這些中
-
紫蘇為唇形科植物皺紫蘇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ver.crispa(Thunb.)Hand.-Mazz.、尖紫蘇Peri- lla frutescens (L.) Br
-
豬苓(利尿滲濕)【藥 名】:豬苓 【拼 音】:ZHULING 【英文名】:Agaric 【來 源】:為菌類植物藥多孔菌科植物豬苓的干燥菌核。 【功 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