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來“陰火”?氣虛生郁所致
氣虛是陰火的原始病理
《內外傷辨惑論》與《脾胃論》主要講的是因飲食失節、寒溫不適、情志不調、勞役過度等,導致脾胃受傷的證情及治療等,所以,脾胃氣虛也就成了此類疾患的基本的病理了,而氣虛的基本表現則為乏力,肢體沉重,氣短,懶言,嗜睡,納差,口不知味,虛喘,小便數而不渴,多唾,鼻流清涕,自汗,惡風寒,或腹痛,或腹脹,或便稀等等,這也是原著中以補中益氣湯為基本方的原因了。至于陰火一證,也是以氣虛為原始病理的,這一點已有共識。
郁滯乃陰火的直接原因
陰火如何產生?氣虛怎樣演變為陰火?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有較詳細論述,歸納起來有以下兩點。
1. 濕氣下流,郁而生熱
李氏曰:“腎間受脾胃下流之濕氣, 閉塞其下, 致陰火上沖,作蒸蒸而躁熱。”這里的關鍵是“下流之濕氣閉塞其下”,既然稱“閉塞”,那么這個陰火的來源就只能是一種解釋, 即“濕氣郁阻生熱”,也就是說,由于脾胃虛弱,難化水濕,濕氣下流,閉塞于下,郁而生熱,從而形成李氏所謂的“陰火上沖”。至于原文所稱之“腎間”,我認為理解為下焦、下部等為妥。
2. 氣虛下陷, 郁而生熱
李氏曰: “脾胃之氣不足,而反下行,極則沖脈之火逆而上。”這里所謂的“氣不足而反下行”,似現代所謂的“氣虛下陷”。一般而言,氣虛與火逆無直接聯系,即氣虛不直接產生火熱。但是,氣郁則可以是產生火熱的直接原因,況且氣虛又是產生氣郁之常見因素,從而形成氣虛與氣郁并見。所以氣虛下陷,致氣郁下焦,或氣濕郁滯下焦,而后郁而生火而上炎,這是陰火產生的又一機理。
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陰火的機理,實際是發生在氣虛下陷基礎上的濕阻生熱或氣郁生熱。至于郁的表現,則可為腹痛、腹脹、噯氣等。另外,臨床上常見的氣虛臟器下垂證情,也可以認為是氣虛基礎上發生的郁滯。在此,雖然不排除氣不生血、血虛發熱等的可能性,但按照李氏原意,氣虛下陷,因虛生郁,因郁生熱,才是產生陰火的主要病理。另外,作為治療本證的代表方補中益氣湯,正好能體現補虛為主、虛郁并顧的功能。需強調,這個“火”,是真有火(或稱熱),絕不是假象。
《內外傷辨惑論》與《脾胃論》主要講的是因飲食失節、寒溫不適、情志不調、勞役過度等,導致脾胃受傷的證情及治療等,所以,脾胃氣虛也就成了此類疾患的基本的病理了,而氣虛的基本表現則為乏力,肢體沉重,氣短,懶言,嗜睡,納差,口不知味,虛喘,小便數而不渴,多唾,鼻流清涕,自汗,惡風寒,或腹痛,或腹脹,或便稀等等,這也是原著中以補中益氣湯為基本方的原因了。至于陰火一證,也是以氣虛為原始病理的,這一點已有共識。
郁滯乃陰火的直接原因
陰火如何產生?氣虛怎樣演變為陰火?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有較詳細論述,歸納起來有以下兩點。
1. 濕氣下流,郁而生熱
李氏曰:“腎間受脾胃下流之濕氣, 閉塞其下, 致陰火上沖,作蒸蒸而躁熱。”這里的關鍵是“下流之濕氣閉塞其下”,既然稱“閉塞”,那么這個陰火的來源就只能是一種解釋, 即“濕氣郁阻生熱”,也就是說,由于脾胃虛弱,難化水濕,濕氣下流,閉塞于下,郁而生熱,從而形成李氏所謂的“陰火上沖”。至于原文所稱之“腎間”,我認為理解為下焦、下部等為妥。
2. 氣虛下陷, 郁而生熱
李氏曰: “脾胃之氣不足,而反下行,極則沖脈之火逆而上。”這里所謂的“氣不足而反下行”,似現代所謂的“氣虛下陷”。一般而言,氣虛與火逆無直接聯系,即氣虛不直接產生火熱。但是,氣郁則可以是產生火熱的直接原因,況且氣虛又是產生氣郁之常見因素,從而形成氣虛與氣郁并見。所以氣虛下陷,致氣郁下焦,或氣濕郁滯下焦,而后郁而生火而上炎,這是陰火產生的又一機理。
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陰火的機理,實際是發生在氣虛下陷基礎上的濕阻生熱或氣郁生熱。至于郁的表現,則可為腹痛、腹脹、噯氣等。另外,臨床上常見的氣虛臟器下垂證情,也可以認為是氣虛基礎上發生的郁滯。在此,雖然不排除氣不生血、血虛發熱等的可能性,但按照李氏原意,氣虛下陷,因虛生郁,因郁生熱,才是產生陰火的主要病理。另外,作為治療本證的代表方補中益氣湯,正好能體現補虛為主、虛郁并顧的功能。需強調,這個“火”,是真有火(或稱熱),絕不是假象。
相關文章
-
女性手腳冰涼怎么辦?教你幾招避免寒氣手腳冰涼有可能是血液循環不通暢引起的,按摩肚臍能促進血液循環,可有效改善手腳冰涼的狀況,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堅持泡腳,具有
-
中醫治療腳氣病 有什么好的方法現在很多人都有腳氣病的情況,本來這個病也是非常的容易傳染,一不小心就讓自己患上了腳氣病,那么你知道,中醫是如何治療腳氣病
-
中醫藥是如何治療肺癌的肺癌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惡性腫瘤疾病,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非?欤瑢θ藗兊慕】岛蜕兄艽蟮耐{。該病的病因至
-
中醫養生得先養神在中醫中,養生要先養神,這樣才能真正的養生。那么中醫怎么養神呢?對養生又有什么樣的幫助呢?下面我們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詳
-
中醫治療鼻咽癌有什么優勢中醫通過清熱解毒,宣肺利竅,消痰散結。滋肝腎,補氣血。涼血熄風,解毒散結等可以治療痰濁凝聚型,陰血虧損型,火熱內困型鼻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