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火旺易陰虛 多吃烏梅滋陰養(yǎng)生
秋季干燥,容易陰虛火旺,中醫(yī)食療專家介紹說秋季滋陰去熱不妨多吃烏梅,下面是專家推薦的烏梅的美味食療方。
烏梅是一種中藥食材,為薔薇科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實,經(jīng)過煙火熏制而成,因為經(jīng)過熏烤后的梅肉外皮呈黑褐色,故名烏梅,又名梅實、熏梅等。中醫(yī)那專家分析說烏梅具有酸澀收斂之性,它的功效為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安蛔止痛、生津止渴,是治療久咳、久瀉、久痢以及消渴的常用藥物。它還可以治療牛皮癬、雞眼等。
烏梅藥理研究
烏梅含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碳水化合物等,在成熟期含氫氰酸,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結核桿菌、各種真菌等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本品還能使膽囊收縮,促進膽汁分泌,抗蛋白過敏,增強免疫力。
烏梅藥膳
1.烏梅粥:烏梅1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先將烏梅下鍋煎煮,取濃汁(去渣)備用,再下粳米煮成粥,加入冰糖即可。此粥有益氣生津、開胃止渴、止瀉的功效,用于久咳、久瀉,并見口干、不思飲食者。
2.烏梅山楂湯:烏梅、山楂各10克,白糖適量。先將烏梅、山楂放人鍋中,加水燒開,再用文火煮30分鐘,熄火后,靜置約15分鐘,濾出湯汁,加白糖調味即成。此湯具有生津止渴功效,適宜于暑熱煩悶、食欲不振、口燥舌干等,可作為暑天用的清涼飲料。
3.生姜烏梅飲:生姜、烏梅各10克,紅糖適量。將三味一同放人鍋內,加水煎煮,約30分鐘,濾出湯汁飲用。此湯溫胃散寒、和胃止嘔,可用于胃寒嘔逆,妊娠嘔吐,以及暈動癥。
烏梅經(jīng)驗方
1.烏梅湯:烏梅一味,煎湯,加白糖飲服。凡肝陰不足、肝熱氣燥所致的痢疾、泄瀉、吐血、咳嗽、發(fā)熱、噎嗝等,可以選用。加入人參,名參梅湯,有陰陽相濟之功,用于元氣將脫的虛喘厥逆,以及大病之后的虛冷之候,有固脫、復元、救急之效。
2.烏梅四物湯:烏梅、當歸、生地、白芍。此即原四物湯中的川芎,因性燥動血而以烏梅代之。此方可治療痢疾、怔忡、汗癥、吐血、遺精、月經(jīng)過多、脅痛、子腫、小兒風氣等。
3.烏梅治痢方:烏梅18克,香附12克,煎湯,早晚兩次服用。用此方治療細菌性痢疾。
4.烏梅消石湯:烏梅、虎杖、茵陳、金錢草各30克,水煎服,治療膽結石、膽囊炎,有效。
-
女性手腳冰涼怎么辦?教你幾招避免寒氣手腳冰涼有可能是血液循環(huán)不通暢引起的,按摩肚臍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可有效改善手腳冰涼的狀況,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堅持泡腳,具有
-
中醫(yī)治療腳氣病 有什么好的方法現(xiàn)在很多人都有腳氣病的情況,本來這個病也是非常的容易傳染,一不小心就讓自己患上了腳氣病,那么你知道,中醫(yī)是如何治療腳氣病
-
中醫(yī)藥是如何治療肺癌的肺癌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膼盒阅[瘤疾病,近年來,該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增長非常快,對人們的健康和生命有著很大的威脅。該病的病因至
-
中醫(yī)養(yǎng)生得先養(yǎng)神在中醫(yī)中,養(yǎng)生要先養(yǎng)神,這樣才能真正的養(yǎng)生。那么中醫(yī)怎么養(yǎng)神呢?對養(yǎng)生又有什么樣的幫助呢?下面我們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詳
-
中醫(yī)治療鼻咽癌有什么優(yōu)勢中醫(yī)通過清熱解毒,宣肺利竅,消痰散結。滋肝腎,補氣血。涼血熄風,解毒散結等可以治療痰濁凝聚型,陰血虧損型,火熱內困型鼻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