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曲解的養生論 養生=藥補+食補
養生在如今社會是很受重視的,但是越是被人重視,虛假的成分也會越濃,中醫專家介紹說目前有些養生觀點是錯誤的,很多人認為的“養生=藥補+食補”就是錯誤的。
周末在家,Linda進當當網逛了半小時就訂了好幾本書,除了專業書外,有三本與養生有關,分別是《捏捏小手百病消》、《秋季營養食譜》和《茶包小偏方喝出大健康》。她說第一本是買給兩歲兒子的,讓婆婆每天給寶寶做做按摩,據說小病、大病都能預防;第二本是買給父母的,讓他們飲食上講究些,少生病;第三本是買給自己的,她自己經常加班,很少有機會在家吃飯,談不上飲食保健,不過倒是經常泡茶,她希望通過喝茶能起到一些保健的作用。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所謂養生就是藥補、食補,對中醫了解多一點的,再加上艾灸、經絡按摩等。“真正的中醫養生遠不止這些”,專家認為,養生首先是順應自然規律、適應社會、了解自己,正確處理三者的辯證關系。但很多人不愿意聽,覺得是大道理,其實這點非常重要,換句話說,養生先要養德、養心。以適應社會為例,一個人如果什么都看不順眼,總是埋怨,對別人不能寬容、理解,這個人無論飲食起居如何講究,吃多少保健品,其面色都是晦暗的,因為“勞心思慮過耗真(氣)”。
說到這兒,專家掏出手機,翻出一張照片,是他與一名患重癥肌無力女孩一家的合影,她病愈后生了一個寶寶。“生活得充實,對社會有益也是養生的一部分”,他說,“看著這張照片心里會很快活,比喝碗參湯還要滋補!”
明代《壽世保元》更明確指出:“積善有功,常存陰德,可以延年。”張景岳也說:“唯樂可以養生,欲樂者莫如為善。”簡明地道出了為善、快樂與養生之間的關系。
被功利:毫不費力的養生受熱捧
對于日常飲食起居,中醫也有具體的指導,總的原則就是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生物鐘是最好的私人醫生”,專家解釋,感覺肚子餓了就該吃飯,想睡覺了就應該睡覺,累了就應該要休息。吃好睡好充養精氣,從中醫的角度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西醫的角度說“休息好了免疫力增強,自然少生病”,根本沒有必要額外地進補。
-
女性手腳冰涼怎么辦?教你幾招避免寒氣手腳冰涼有可能是血液循環不通暢引起的,按摩肚臍能促進血液循環,可有效改善手腳冰涼的狀況,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堅持泡腳,具有
-
中醫治療腳氣病 有什么好的方法現在很多人都有腳氣病的情況,本來這個病也是非常的容易傳染,一不小心就讓自己患上了腳氣病,那么你知道,中醫是如何治療腳氣病
-
中醫藥是如何治療肺癌的肺癌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惡性腫瘤疾病,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非常快,對人們的健康和生命有著很大的威脅。該病的病因至
-
中醫養生得先養神在中醫中,養生要先養神,這樣才能真正的養生。那么中醫怎么養神呢?對養生又有什么樣的幫助呢?下面我們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詳
-
中醫治療鼻咽癌有什么優勢中醫通過清熱解毒,宣肺利竅,消痰散結。滋肝腎,補氣血。涼血熄風,解毒散結等可以治療痰濁凝聚型,陰血虧損型,火熱內困型鼻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