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妙用穴位補肝血對付黑眼圈
忙于工作,忙于熬夜,忙出“黑眼圈”,每天照鏡子,每次看到濃濃的“熊貓眼”每次發誓一定早點睡覺,可是往往到睡覺點的時候已經忘乎所有了。中醫介紹說出現黑眼圈可能是肝腎陰虛。
出現黑眼圈是肝腎陰虛
《素部》說:肝開竅于目。肝是藏血的,肝血充足,眼睛得到充分滋養,才能正常工作,也就是說,眼睛明亮全賴肝血滋養。用眼多了,肝血損耗自然多了,尤其是晚上,正是補陰血的時候,該補不補,反而變本加厲的過度使用,久而久之,肝血虛了。肝腎同源,從五行上是“母子”關系,肝血虛會連累腎,最后變成肝腎陰虛。
雖然大家都說是“黑眼圈”,仔細看看,其實是有些發青的黑。五色里青對應肝,黑對應腎,所以偏重青色的要著搬弄是非補肝,偏重黑色的要著重補腎。
補肝血要用肝俞、膈俞。
肝俞和隔俞都是膀胱經上的穴位。膈俞又叫“血會”,是調陰血的要穴。這個穴位的找法很簡單,先找戶胛骨,也就是平常說的“翅膀骨”,它的內下角跟第七胸椎承一條水平線上,這條線的中點就是膈俞空。肝俞是肝的背俞穴,也就是肝在后背的反應點,跟現在比較火的耳穴足療的反射區類似。背俞的作用偏補,相當于咱們身體里自帶的燕窩、海參。肝俞在膈俞下面兩個錐體,大約25厘米。
這兩個穴位都在后背,自己按揉有些費勁,可以在工作間隙朋友、同事之間相互按揉,按揉5分鐘;也可以用類似搟面杖、棒球棒之類的東西,在后背上下滾動,這種方法可以刺激到所有背拔罐、走罐或者艾灸,效果更好。
滋腎要用太溪。手指從內踝最高的地方向后捋,跟腱前的凹陷就是太溪穴。用手指按揉太溪空,要有酸脹和竄向腳底的麻麻的感覺。除了上面說的,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穴——三陰交。它是足三陰經的交會穴,能同時調理肝脾腎。《紅樓夢》里說,女子是水做的。這話不假,女子就要補“水”,也就是中醫里的陰。所以三陰交又叫“女三里”。它在內踝尖上寸,也就是從內腳踝最高的地方起,向上量四指,在小腿內側骨后緣的凹陷處。這兒比其他地方敏感,按下去有脹疼的感覺。
操作方法:每天刺激丙側肝俞、膈俞各3-5分鐘,先重點點揉膈俞,然后沿著膀胱經向下按,到肝俞處再重點點揉。拔罐或者艾灸,然后手指點揉太溪穴3-5分鐘。具體哪個長哪個短,要根據腎虛、肝虛的輕重。睡前按兩側三陰交穴3分鐘即可。
最好以上操作都在睡覺前做,一氣呵成,效果更佳。
飲食建議:多吃核桃仁、黑芝麻、黑豆、黑林耳等補腎之物,適當吃動物的肝臟或者血。多喝豆漿、牛奶,少喝濃茶、咖啡。
另外,還要保證充分的睡眠,給“陰”休養生息的時間;注意用眼,長時間看書或者看電腦要閉上眼睛休息一會兒。
-
女性手腳冰涼怎么辦?教你幾招避免寒氣手腳冰涼有可能是血液循環不通暢引起的,按摩肚臍能促進血液循環,可有效改善手腳冰涼的狀況,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堅持泡腳,具有
-
中醫治療腳氣病 有什么好的方法現在很多人都有腳氣病的情況,本來這個病也是非常的容易傳染,一不小心就讓自己患上了腳氣病,那么你知道,中醫是如何治療腳氣病
-
中醫藥是如何治療肺癌的肺癌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惡性腫瘤疾病,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非常快,對人們的健康和生命有著很大的威脅。該病的病因至
-
中醫養生得先養神在中醫中,養生要先養神,這樣才能真正的養生。那么中醫怎么養神呢?對養生又有什么樣的幫助呢?下面我們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詳
-
中醫治療鼻咽癌有什么優勢中醫通過清熱解毒,宣肺利竅,消痰散結。滋肝腎,補氣血。涼血熄風,解毒散結等可以治療痰濁凝聚型,陰血虧損型,火熱內困型鼻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