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滋陰 補藥首推四款中藥
按著中醫理論的說法,冬季宜順時而養,而且還要護藏陰精,進而使使精氣內聚,以潤養五臟。專家介紹說冬季滋陰,可以多吃下面的幾款中藥,滋陰效果都很好的哦~
養陰中成藥,可服用人參健脾丸、生脈飲、玉靈膏、黃精糖漿、復方蜂乳、雪哈參精等,上述各種中成藥,可在秋冬季選擇用,以消除燥熱之邪對*的侵襲,即使沒有造成口干、舌燥之津傷者,也可少量服用。但因滋陰藥多厚膩,故凡脾胃虛弱者,當先調理脾胃。
中醫“秋冬養陰”,其基本原則是應滋潤切忌耗散,常用補藥如下:
玉竹:味甘,性平,有養陰潤肺、益腎生津作用。玉竹還有強壯作用,但其力緩和,宜久服,可消除疲勞,強壯身體,抗衰防老。
天冬:味甘、苦,性寒,清肺降火、滋陰潤燥。天冬單用就有效,天門冬膏即以鮮天冬搗汁熬膏,每服一湯勺,早晚空腹溫酒下,久服有益氣延年之功。
西洋參:西洋參味甘、微苦、涼,歸心、肺、腎經,功能為補氣養陰、清火生津。
西洋參主要作用有兩點:
一是用于氣陰虛所致的少氣、口干、乏力,或肺陰虛所致的咽干、聲音嘶啞、干咳等癥;
二是用于陰虛發熱的午后潮熱,亦可用于高熱病中氣陰受損所致的氣短乏力、口渴、脈無力等癥。
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耐人參之溫者,皆可用之,特別是秋天,更是以服用西洋參為好。
沙參:沙參有南、北之分,兩者清養肺胃之功相同,常用于補益保健。如《神農本草經》載其“補中益氣”;《名醫別錄》載其“安五臟,久服利人 ”。
沙參在使用時,一般是入水煎服,每次10~15克。芡實:芡實味甘、澀,性平,有健脾養胃、益腎固精的作用。中醫養生學認為,芡實抗衰延年,最益脾腎。《神農本草經》說:“補中,……益精氣,強志,令人耳目聰明,久服輕身不饑,耐老。”之所以提倡在秋天進食芡實,在于它可調整被炎夏所消耗的脾胃功能,脾胃充實以后,再吃較多的補品或難消化的補藥,*就能適應了。
按中醫理論,陰虛的人最需要低溫養生。因為陰虛的人怕熱,常常表現為手心、足心、心口發熱,低溫養生可以使*體溫降低,陰經得以涵養,所以低溫有助于養陰。
冬天要多吃養陰之品,包括水生植物如水稻、藕等;越冬植物如大白菜、蘿卜;背陰處生的植物,如冬菇、蘑菇;冬季成熟的食物,如冬梨、冬棗。冬天要多喝井水、地下水養陰;吃體溫偏低的動物如水鴨和魚等等。
-
女性手腳冰涼怎么辦?教你幾招避免寒氣手腳冰涼有可能是血液循環不通暢引起的,按摩肚臍能促進血液循環,可有效改善手腳冰涼的狀況,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堅持泡腳,具有
-
中醫治療腳氣病 有什么好的方法現在很多人都有腳氣病的情況,本來這個病也是非常的容易傳染,一不小心就讓自己患上了腳氣病,那么你知道,中醫是如何治療腳氣病
-
中醫藥是如何治療肺癌的肺癌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惡性腫瘤疾病,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非常快,對人們的健康和生命有著很大的威脅。該病的病因至
-
中醫養生得先養神在中醫中,養生要先養神,這樣才能真正的養生。那么中醫怎么養神呢?對養生又有什么樣的幫助呢?下面我們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詳
-
中醫治療鼻咽癌有什么優勢中醫通過清熱解毒,宣肺利竅,消痰散結。滋肝腎,補氣血。涼血熄風,解毒散結等可以治療痰濁凝聚型,陰血虧損型,火熱內困型鼻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