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冰涼難入睡 乃中醫肢厥
俗話說:“手腳冰涼的孩子有人疼”,但是手腳冰涼其實是一種病,其名為中醫肢厥,下面為大家介紹其辯證、基礎方藥、方解以及加減法,希望你能對這個重視起來。
近日,“手腳發涼,疼痛不適”的病人增多,多數人已延綿數年,氣候轉冷時發作,初時肢端發涼,麻癢如蟻行感,繼而疼痛,入夜加劇,手如握冰,痛如針刺,需捂被窩中取暖,反復揉搓,稍能舒緩。
辯證:這可歸屬于中醫的"肢厥"范疇。肢厥又稱四肢厥冷或手足逆冷,或稱"四逆";系指四肢發涼至膝肘以上的病癥。《傷寒論》云:"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其有寒熱之分。寒證乃由陰寒內盛,陽氣衰微不能達于四末;熱證系由熱盛傷津,熱邪阻遏,陽氣不能外達四肢所致。
基礎方藥:在臨床上常以桂枝芍藥知母湯合當歸四逆湯加減治療。介紹基礎方如下:桂枝8克,白芍12克,知母12克,當歸尾10克,細辛5克,通草10克,路路通10克,白芥子6克,熟地黃15克,麻黃6克。熟地黃和麻黃一起搗碎,水煎服。將藥渣放到小盆中再煎,俟溫將患肢浸泡藥水中20分鐘,每日一次。
方解:方中桂枝、麻黃溫散風寒;白芍、知母和陰防熱燥;當歸養血通脈;細辛散血分之寒;通草利九竅、通血脈;路路通祛風活絡、利水通經;熟地滋養肝腎,配麻黃同用則不黏膩,并能通血脈、溫肌腠;白芥子能祛寒痰結聚,外用能刺激皮膚,擴張毛細血管。
加減法:上肢病重者,加片姜黃10克;下肢病重者,加獨活10克;瘀血明顯者,加丹參10克,皂角刺10克;腰腿痛者,加桑寄生20克,川斷15克;活動僵硬者,加生薏仁20克,木瓜10克。
相關文章
-
女性手腳冰涼怎么辦?教你幾招避免寒氣手腳冰涼有可能是血液循環不通暢引起的,按摩肚臍能促進血液循環,可有效改善手腳冰涼的狀況,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堅持泡腳,具有
-
中醫治療腳氣病 有什么好的方法現在很多人都有腳氣病的情況,本來這個病也是非常的容易傳染,一不小心就讓自己患上了腳氣病,那么你知道,中醫是如何治療腳氣病
-
中醫藥是如何治療肺癌的肺癌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惡性腫瘤疾病,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非常快,對人們的健康和生命有著很大的威脅。該病的病因至
-
中醫養生得先養神在中醫中,養生要先養神,這樣才能真正的養生。那么中醫怎么養神呢?對養生又有什么樣的幫助呢?下面我們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詳
-
中醫治療鼻咽癌有什么優勢中醫通過清熱解毒,宣肺利竅,消痰散結。滋肝腎,補氣血。涼血熄風,解毒散結等可以治療痰濁凝聚型,陰血虧損型,火熱內困型鼻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