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食療方:紅棗蓮子玫瑰粥益氣疏肝
眼看天氣回暖,廣州也陸續出現回南天,空氣中的一切都是濕濕的。你可知道,這樣的天氣我們的身體內部也容易濕氣重。濕易困脾,讓身體困重,乏力倦懶,飲食減少……“醫健館”請來中醫專家開出回南天的食療食譜,幫助市民健脾祛濕,以利運化,疏肝解郁,以應春氣。
健脾祛濕 以利運化
參芪粥
黃芪15克,黨參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紅棗2個,大米100克。
先將薏米、扁豆炒至微黃,紅棗去核,用清水洗凈黃芪、黨參并放入砂鍋內,加水煎汁。藥汁熬好后,去除藥渣,將炒薏米、炒扁豆、紅棗肉、大米一同放進藥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黃芪、黨參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夠祛濕,做成能夠養胃的粥,可補中益氣,健脾祛濕,緩解濕盛帶來的身體不適。
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
生魚一條、宰凈,冬瓜(連皮)500克,赤小豆60克,蔥頭5個,煲湯,不放鹽。
功效:補脾、利水、消腫,其作用為補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傷正氣。
中醫解說: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腫瘤科主任陳高峰教授介紹,回南天,濕氣盛,濕易困脾,影響運化,很多人容易出現身體困重,乏力倦懶,飲食減少,腹脹便溏等癥狀。特別 是對于腫瘤病人,回南天容易病情加重。因為腫瘤病人本來就脾虛,痰瘀內結,回南天濕盛困脾,會加重痰濕內生,阻遏陽氣,從而使病情加重,腫瘤進展。
“回南天健脾祛濕十分重要。”陳高峰強調,飲食方面,不要過量吃生冷瓜果,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膩及暴食。可適量選用蓮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玉 米、大米、冬瓜等健脾利濕之品煮粥食用。適量食用生姜,既可祛濕,又可溫中,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春夏養陽”。保健方面,可以按摩脾胃經的穴位,如足三里、 中脘、建里、上巨虛、下巨虛、豐隆、陰陵泉等。
疏肝解郁 以應春氣
紅棗蓮子玫瑰粥
紅棗5枚,蓮子10克,黑芝麻20g,生麥芽50g,高粱50g,蕎麥30g 玫瑰10g。以上7味文火煮成粥,適量食用。
功效:益氣養血、疏肝解郁。適合于平素郁郁寡歡、食欲欠佳、失眠多夢、心煩易怒者。
玫瑰菊花茶
玫瑰花、菊花、枸杞、大棗適量,作茶飲。
功效:清肝養血、疏肝解郁。適用于平素肝火旺、易怒者。
中醫解說:
在春天,肝氣旺盛而升發,人的精神煥發。可是如果肝氣升發太過或是肝氣郁結,都易損傷肝臟,到夏季就會發生寒性病變。腫瘤病人更是容易肝郁氣結,氣滯血瘀。因此,順應天時變化,疏肝行氣、活血化瘀,因時調補,正當其時。
飲食方面,要增甘少酸,清淡飲食。此外,蔥、姜、蒜、韭菜、芥末、生姜等辛味的食物可以補肺,肺屬金、肝屬木,根據五行生克理論,肺氣足,可防止肝氣過 旺。且辛散化濕,有益于脾之運化。此外,保持心情舒暢,使肝氣調達,可按摩肝經腧穴,如大敦、行間、太沖、期門等,或敲打膽經,即身體的兩側。
信息時報記者 蔣雋 通訊員 李朝 高海利
-
女人氣血不足怎么辦?3個妙招讓你氣血充足女人氣血不足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并且會有腰膝酸軟的情況,紅豆和紅棗具有調理氣血的作用,氣血不足可以食療調養,多吃些調理
-
哪些中西藥不能同時服用 你知道嗎我們都知道,有些疾病是需要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有些中藥和西藥是不能同時服用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到底是哪些
-
怎么延緩衰老 小跑健腦 下蹲強心怎么延緩衰老呢?我們的機體就像是一臺機器,是有若干的零部件組成的,也就是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當然隨著年齡的增加,不斷的使
-
怎么凈化血液 八種食材來助力血液是身體健康的源泉,把營養物質疏送到身體的各個組織與器官,維持生命的健康。如果身體的血液出現了問題,那么身體的健康就會
-
怎么緩解久坐的危害我們都知道久坐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比如會傷害心臟的健康,傷害腰椎的健康,傷害腎臟的健康等等,那么怎么緩解久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