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湯:中醫補血首選方
中醫中補血法是治療血虛證的方法,適用于營血虧虛而見頭暈目眩、心悸失眠、面色無華、舌淡脈細或澀及婦女月經失調等證。因心主血、肝藏血、脾生血,故補血當以心肝脾為主。
《訂補明醫指掌》謂:“心肝不足,皆血虛也”。然肝為心母,根據“虛則補其母”的原則,血虛應重在養肝。補血的方劑以熟地、當歸、首烏、阿膠等甘溫補血的藥物為主。在具體配伍時,補血方劑常參以行血藥如川芎等,可使補而不滯,且有祛瘀生新之功,方如四物湯;對于因氣虛而致血虛者,又當采用補氣生血法,即配伍人參、黃芪等,使氣旺可以生血,方如當歸補血湯、歸脾湯等;陰虛血少者,又須加入滋陰藥如生地、寸冬等,代表力如炙甘草湯。總之,應隨證而施,靈活運用。
四物湯(《和濟局方》)
[組成]熟地9克 當歸12~15克 白芍9克 川芎4.5克[用法]水煎服。
[功用]養血疏肝。
[主治]一切營血虛滯,婦女月經不調,臍腹作痛及崩中漏下、血瘕塊硬等。
[方義]本方是治肝經血虛、血虛月經不調、肝虛失藏所致崩漏或肝虛不疏所 致癥瘕的代表方劑,亦治內科血虛雜證。肝木應春性喜升發條達,藏營血而流注經臟,疏泄暢通,滋養周身,故血分不病。若肝血虛滯而失于條達,或疏泄太過則月經先期,甚者為崩漏;或疏泄不及則月經后期,甚則為閉經。也可由虛致瘀,血氣不和而成癥塊等證,治宜養血疏肝為法。熟地為肝經滋陰養血之要藥,今肝經血虛所致諸病叢生者,故用為本方之主藥。當歸、白芍歸經入肝,具有補血養肝,活血止痛之功,配入本方之內,既可輔助主藥滋陰養血;又可活血止痛;更可補肝之體而助肝之用,使肝木升發疏泄,故為本方之輔助藥物。血不得氣不走,氣不得血不行,川芎為血分之氣藥,歸經入肝,具有行瘀破滯,謂和血氣之 功,配與本方為佐使,使本方滋而不膩,共奏養血疏肝、活血行瘀之功。本方以補為主,補中寓有行活之功,不僅用于血虛證有效,屬血滯者亦可加減運用。
[臨床運用](1)四物湯具有滋陰養血、行瘀活血之功,以補為主,補中寓活,為調補營血之劑,但非滋陰養水之法。凡屬營血虛滯所致之血分雜證,均可選用本方衍化治療。屬陰虛水虧致病者,本方則非所宜。月經不調、崩漏、產前產后諸疾、紫 癜病、蕁麻疹、貧血、腦神經衰弱等,都可加減使用本方。血虛較重者,可重用熟地、當歸;血滯較重者,可重用當歸、川芎,白芍改為赤芍;有出血證者,去川芎,重用白芍,熟地;血虛兼有氣虛者,加黃芪、黨參;兼有瘀血者,加桃仁、紅花;血虛有寒者,加肉桂、炮姜;血虛有熱者,加黃芩、丹皮。
(2)用于崩漏及安胎者,可用本方加阿膠、艾葉、甘草,名膠艾湯(《金匱要 略》)。
(3)消化不良或脾虛腹瀉,或貧血由脾胃虛所引起者,或大失血造成虛脫者,均不宜使月本方治療。
(4)本方加桂枝、炙甘草,可用于經寒血虛性月經不調,或血虛發熱而獨用養血滋陰劑不效者。
[方歌]四物地芍當歸芎,血家百病此方通。
-
女人氣血不足怎么辦?3個妙招讓你氣血充足女人氣血不足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并且會有腰膝酸軟的情況,紅豆和紅棗具有調理氣血的作用,氣血不足可以食療調養,多吃些調理
-
哪些中西藥不能同時服用 你知道嗎我們都知道,有些疾病是需要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有些中藥和西藥是不能同時服用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到底是哪些
-
怎么延緩衰老 小跑健腦 下蹲強心怎么延緩衰老呢?我們的機體就像是一臺機器,是有若干的零部件組成的,也就是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當然隨著年齡的增加,不斷的使
-
怎么凈化血液 八種食材來助力血液是身體健康的源泉,把營養物質疏送到身體的各個組織與器官,維持生命的健康。如果身體的血液出現了問題,那么身體的健康就會
-
怎么緩解久坐的危害我們都知道久坐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比如會傷害心臟的健康,傷害腰椎的健康,傷害腎臟的健康等等,那么怎么緩解久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