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養出健康美麗“女人味”
芍藥是一種毛茛科植物,又叫做離草,是多年生草本。每年4~5月開花,色澤鮮艷絢麗多彩。古人評花:牡丹第一,芍藥第二,謂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芍藥花瓣白、粉、紅、紫或紅色,花期5-8個月。因為它開花較遲,故又稱為“殿春”。
然而,芍藥被稱為女科之花,并不是因為它的花美,而是因為它的根好。芍藥的根仍稱為“芍藥”,是著名的中藥材。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醫藥著作《本經》里,已有芍藥的名稱記載。南北朝杰出的醫學家陶弘景開始把它分為白芍、赤芍兩種。
它們不同之處在于:赤芍為野生品,入藥以原藥生用,其功用長于涼血逐瘀;白芍為栽培品,經刮皮、水煮、切片、曬干而成,功效長于補血養陰。其中尤以浙江出產的芍藥,品質最佳,稱為“杭白芍”。 古方以白芍為主要藥物的數以百計,如“桂枝湯”用芍藥和肌表之榮衛;“黃芩湯”用芍藥和腹中之榮氣;“炙甘草湯”用芍藥補血脈之陰液。在婦產科臨床上,芍藥更是得到廣泛應用。
當歸芍藥散 網友小江,今年雖然只有26歲,但三年來每次經期一到肚子就非常疼痛,看了多次醫生都沒有效果。而且近年來痛經加重,甚至劇痛難忍,常常痛到四肢發涼。而且量很少,色澤暗淡還有血塊,伴腰背酸楚。每月的那幾天,折磨得她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穩。后來,在一個朋友的介紹下,吃了一些當歸芍藥散,沒想到第二個月痛經就沒那么明顯了,腰酸也減輕了。更重要的,月經量一正常,小江的臉色恢復了以往的紅潤,心情也更好了。
為什么芍藥配當歸能治痛經呢?原來,由芍藥、當歸、白術、獲菩、澤瀉及川穹組成的當歸芍藥散,具有活血祛瘀,利濕生新,通調氣血,行氣止痛之功;無偏頗之性又未見燥熱膩滯之弊。因此,凡是由濕瘀互結,血水同病,氣血不調,肝脾不和,脾蘊濕困所導致的各類婦科疾病,都可選用此方加減化裁治之,而且效果顯著。
桂枝芍藥湯 小編的一位朋友,以前也是飽受痛經的折磨。每到經期下腹及腰部均感疼痛,第1天最重,甚至必須臥床休息。經期那幾天面色很不好,手足冰冷,全身倦怠,伴有起立性頭昏,顏面有粉刺,腹部臍下兩側有抵抗壓痛,舌無苔而潤。
一年暑假她回家,***媽堅持煮桂枝加芍藥湯給她喝,3個月后,她始終沒再發生痛經。 其實桂枝芍藥湯并不難配,它主要的組成成分為:桂枝9克、芍藥18克、甘草炙6克、大棗3枚、生姜9克。桂枝芍藥湯材料簡單,但卻有良好的溫脾和中,緩急止痛的功效。有痛經經歷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芍藥,全面呵護女人 白芍配熟地──肝腎并補。于血氣虧虛之癥,可少女發育偏遲,月經推遲,經量少而淡者,用“四物湯”,取芍、地為主藥。常用熟地30克(脾胃功能不佳者改用炭熟地),炒白芍12克,大補陰血,益腎生精。
芍藥配川芎──守中有動,血暢氣化。川芎號為補肝之氣,氣盛者,必須用酸的東西來使它收斂;白芍味酸,號為斂肝之液。白芍與川芎各用9克(二藥均微炒),對氣機不調,月經先后不均,來潮不暢者,能鼓舞氣化,調整月事。如經期量多,則用炒的白芍12克、炒川芎4.5克。
芍藥配柴胡──最得力于“逍遙散”這一古方。古人認為婦女以血為本,常不足于血而有余之氣,若情志不遂,木失條達,肝失柔和,則肝氣橫逆,脅痛寒熱等癥最為多見。“逍遙散”以白芍養血以涵其肝體,配柴胡辛散以順肝之勝。臨床上,我們還常以此二藥配香附、八月扎、郁金、烏拉草、桔葉等用于經前乳脹、乳房小葉增生及肝郁乳汁不行等,都甚應手。
此外,臨床婦科還用赤芍配制大黃及清熱破行之品,治療急慢性盆腔炎;用白芍配白術治療肝、脾二臟失職所致的崩漏,月經過多;用白芍配杞子,治療婦女更年期綜合征;凡此種種,不勝枚舉。芍藥以其養血斂陰,補而不膩,柔肝緩中,止痛收汗等功用,在中醫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在婦產科方面。可以說,婦女一生的用藥常見芍藥,芍藥真不愧為女科之花,婦女之良友。
-
女人氣血不足怎么辦?3個妙招讓你氣血充足女人氣血不足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并且會有腰膝酸軟的情況,紅豆和紅棗具有調理氣血的作用,氣血不足可以食療調養,多吃些調理
-
哪些中西藥不能同時服用 你知道嗎我們都知道,有些疾病是需要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有些中藥和西藥是不能同時服用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到底是哪些
-
怎么延緩衰老 小跑健腦 下蹲強心怎么延緩衰老呢?我們的機體就像是一臺機器,是有若干的零部件組成的,也就是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當然隨著年齡的增加,不斷的使
-
怎么凈化血液 八種食材來助力血液是身體健康的源泉,把營養物質疏送到身體的各個組織與器官,維持生命的健康。如果身體的血液出現了問題,那么身體的健康就會
-
怎么緩解久坐的危害我們都知道久坐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比如會傷害心臟的健康,傷害腰椎的健康,傷害腎臟的健康等等,那么怎么緩解久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