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常見拔罐法 留罐法最常用
拔罐說起來很容易,其實真正的操作起來并沒有那么容易,拔罐的方法不一樣,效果就是不一樣的,下面是幾種常用的拔罐方法:
拔罐常見的四種方法:
1、留罐法
留罐法 :是指把罐吸附在相應位置后滯留一定時間的方法。此法適用于治療風濕痹癥、感冒咳嗽、胃痛、嘔吐、腹痛、泄瀉等病癥。
2、閃罐法
閃罐法 :是指把罐吸附于相應位置后,用一只手壓住皮膚,另一只手握住罐體快速拔下的方法。如此反復多次,直至皮膚潮紅、充血或淤血為度。此法適用于治療局部皮膚麻木、疼痛等病癥。
3、走罐法
走罐法: 指拔罐時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膚上涂一層凡士林油(或其他潤滑油)后,再拔罐。然后,醫者用手握住罐子,在涂有凡士林油的部位上、下或左、右往返推動。當所拔部位的皮膚紅潤、充血、甚至淤血時,將罐起下。此法適用于治療肌肉豐厚,皮膚平坦部位的病癥,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風濕痹痛等病癥
4、刺絡拔罐法
刺絡拔罐法: 即將皮膚消毒后,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或用皮膚針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強刺血治療的作用。此法多用于治療丹毒、扭傷、乳癰等病癥。
正常反應:
局部軟組織可隆起于罐口平面以上,病人覺得局部有牽拉發脹感,或發熱、溫暖、涼氣外出、舒適感等,有的病證立即或漸漸減輕,甚至完全消除。留罐到一定時間,或閃罐、走罐多次后,局部的軟組織呈現潮紅、紫紅色(瘀斑色),或出現丹痧(小點狀,紫紅色疹子),起罐后皮膚的這些變化可能維持一至數天。
異常反應:
上罐后,如果病人感到局部非常緊張,疼痛灼辣難忍,數分鐘即起水泡,或于施術局部的遠端感覺發涼、發麻、疼痛等,均屬異常反應。
閃火法:用鑷子夾酒精球點燃后,伸入罐內旋轉一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將罐具扣在需拔穴位上。操作時要注意蘸酒精不要太多,避免火焰隨酒精流溢燙傷皮膚;火焰也不宜在罐內停留時間太長,以免罐具過熱而燙傷皮膚
預防暈罐發生:臨床表現和暈針類似,如頭暈、胸悶、惡心欲嘔,肢體發軟,冷汗淋漓,甚者可出現瞬間意識喪失等。預防分心理預防和生理預防二方面。
選取適當體位:局部平坦、松馳,且能保持固定一定時間。在不影響取穴的前提,一般多選臥位。
-
女人氣血不足怎么辦?3個妙招讓你氣血充足女人氣血不足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并且會有腰膝酸軟的情況,紅豆和紅棗具有調理氣血的作用,氣血不足可以食療調養,多吃些調理
-
哪些中西藥不能同時服用 你知道嗎我們都知道,有些疾病是需要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有些中藥和西藥是不能同時服用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到底是哪些
-
怎么延緩衰老 小跑健腦 下蹲強心怎么延緩衰老呢?我們的機體就像是一臺機器,是有若干的零部件組成的,也就是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當然隨著年齡的增加,不斷的使
-
怎么凈化血液 八種食材來助力血液是身體健康的源泉,把營養物質疏送到身體的各個組織與器官,維持生命的健康。如果身體的血液出現了問題,那么身體的健康就會
-
怎么緩解久坐的危害我們都知道久坐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比如會傷害心臟的健康,傷害腰椎的健康,傷害腎臟的健康等等,那么怎么緩解久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