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氣失常有六大表現
生氣時生活中難免的事情,但是生氣的危害是很大的,這也是我們都知道的,中醫專家分析說經常生氣可能會有下面的六種氣失常表現。
氣失常一:氣虛
概念:指元氣耗損,周身之氣不足及功能減弱,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養。或肺脾腎功能失調,氣生成不足。或勞倦內傷,或久病不復等所致。
表現:全身性氣虛,可見精神萎頓,倦怠乏力,眩暈,自汗,易于感冒,面色白,舌淡,脈虛等癥。偏于元氣虛,則可見生長發育遲緩,生殖功能低下等癥。偏于宗氣虛,則可見動則心悸,呼吸氣短等癥。
氣失常二:氣滯
概念:即氣機郁滯,指氣的流通不暢,郁滯不通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情志內郁;或痰、濕、食積、瘀血等阻遏氣機。或外邪內犯,抑遏氣機,或因臟腑功能障礙而氣機郁滯,或因氣虛運行無力而郁滯等所致。
表現:氣滯于某一局部,可見脹滿、疼痛之癥,甚則可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飲等病理產物。氣滯亦可使某些臟腑功能失調或障礙,如肺氣壅滯,可見胸悶,喘咳;肝郁氣滯,可見脅肋脹滿,少腹脹痛;脾胃氣滯,可見納呆,脘腹脹痛;胃腸氣滯,則可見腹脹而痛,時作時止,得矢氣、噯氣而舒。故臟腑氣滯,以肺、肝、脾胃等臟為多見。
氣失常三:氣逆
概念:指氣機升降失常,或氣升之太過,或降之不及,臟腑之氣逆上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情志內傷,或飲食寒溫不適,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濁壅阻等引發臟腑之氣上逆所致。亦有因氣虛而上逆者。
表現:氣逆常見于肺、胃和肝等臟腑。在肺,則肺失肅降,肺氣上逆,發為咳逆,氣喘;在胃,則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發為惡心,嘔吐,呃逆,噯氣;在肝,則肝氣上逆,發為頭痛而脹,面紅目赤而易怒;若肝氣暴張,肝氣上逆,血隨氣逆,則可發作咯血、吐血,甚則壅遏清竅而發作昏厥。因虛而氣逆者,如肺虛而失肅降,或腎虛而不納氣,均可致肺氣上逆;胃虛失降亦可導致胃氣上逆。
-
女人氣血不足怎么辦?3個妙招讓你氣血充足女人氣血不足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并且會有腰膝酸軟的情況,紅豆和紅棗具有調理氣血的作用,氣血不足可以食療調養,多吃些調理
-
哪些中西藥不能同時服用 你知道嗎我們都知道,有些疾病是需要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有些中藥和西藥是不能同時服用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到底是哪些
-
怎么延緩衰老 小跑健腦 下蹲強心怎么延緩衰老呢?我們的機體就像是一臺機器,是有若干的零部件組成的,也就是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當然隨著年齡的增加,不斷的使
-
怎么凈化血液 八種食材來助力血液是身體健康的源泉,把營養物質疏送到身體的各個組織與器官,維持生命的健康。如果身體的血液出現了問題,那么身體的健康就會
-
怎么緩解久坐的危害我們都知道久坐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比如會傷害心臟的健康,傷害腰椎的健康,傷害腎臟的健康等等,那么怎么緩解久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