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養生之孔子的養生之道
孔子我們都聽說過,是世界文明的的思想家,教育家,其獨創的教育方式對后人帶來的很大的影響,孔子也有著自己獨特的養生方法,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孔子的養生之道。
陶冶情操,修身養性
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即:年輕時,血氣未定,要警惕的是迷戀女色;壯年時,血氣正旺,要警戒的是好斗;年老了,血氣衰弱,要知足常樂,莫貪得無厭。
樂觀開朗,豁達大度
一天,葉公向孔子的弟子子路問孔子的為人,子路不答,孔子對子路說:“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乃爾。”意思是說,你為什么不這樣回答:他的為人,用功便忘記吃飯,快樂便忘記憂愁,不知道衰老即將到來,如此罷了。孔子還經常啟發弟子:“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不憂不懼”、“內省不疾,夫何憂何懼?”意思說:君子心地平坦寬廣,小人經常局促憂愁。君子不憂愁,不畏懼,自己問心無愧,有什么值得憂愁和畏懼的呢?“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意思是說,無論在什么崗位都不能產生怨氣,要開朗樂觀。就是生活困難,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有著樂趣。
起居有節,遵循規律
孔子討厭白天睡懶覺的人。學生宰予白天睡覺,孔子罵他“朽木不可雕也”。他認為晚上睡覺也應做到“寢不言”;孔子在飲食方面有七不吃,即糧食發霉變質不吃,魚肉腐爛不吃;氣味不正不吃;烹調不當不吃;不該吃飯的時候不吃;切割得不好的肉不吃;沒有調味的醬醋不吃。這就避免了因飲食不當引起的多種疾病。
心存仁善,慈悲為懷
孔子心地善良,胸懷仁慈,并提出了“仁”的學說,即要求統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度壓迫剝削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其次,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他的學說后來成為我國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對后世影響極大。
興趣廣泛,愛好多多
孔子愛好音樂,并有一定的欣賞能力。他在齊國聽到韶樂章,竟“三月不知肉味”,并謂之曰:“盡美矣,又盡善也。”孔子愛好山水,他說:“仁者樂山,知者樂水。”陶冶性情于山水之中。此外,孔子還常習武,精通射御之術。《呂氏春秋》說:“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可見孔子身強體壯,力大過人,是位文武雙全的英杰,也為其長壽打下了健康基礎。
-
女人氣血不足怎么辦?3個妙招讓你氣血充足女人氣血不足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并且會有腰膝酸軟的情況,紅豆和紅棗具有調理氣血的作用,氣血不足可以食療調養,多吃些調理
-
哪些中西藥不能同時服用 你知道嗎我們都知道,有些疾病是需要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有些中藥和西藥是不能同時服用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到底是哪些
-
怎么延緩衰老 小跑健腦 下蹲強心怎么延緩衰老呢?我們的機體就像是一臺機器,是有若干的零部件組成的,也就是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當然隨著年齡的增加,不斷的使
-
怎么凈化血液 八種食材來助力血液是身體健康的源泉,把營養物質疏送到身體的各個組織與器官,維持生命的健康。如果身體的血液出現了問題,那么身體的健康就會
-
怎么緩解久坐的危害我們都知道久坐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比如會傷害心臟的健康,傷害腰椎的健康,傷害腎臟的健康等等,那么怎么緩解久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