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時節說半夏 細說半夏的入藥驗方
半夏,俗稱三葉半夏、三步跳、地八豆、藥狗丹,屬天南星科藥用植物,是中醫常用的一味藥材,可分為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等。下面中醫就為大家介紹半夏入藥的治病驗方。
半夏因其毒性較大,多炮制后使用,依炮制方法不同分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等。其味辛,性溫,有毒;歸脾、胃、肺經。功能燥濕化痰,和中健胃,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外用可消腫止痛。
經典藥方
(1)治濕痰,咳嗽脈緩,面黃,肢體沉重,嗜臥不收,腹脹而食不消化:南星、半夏(俱湯洗)各50克,白術75克。上為細末,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生姜湯下。(《素問病機保命集》)
(2)治濕痰喘急,止心痛:半夏不拘多少,香油炒,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湯下。(《丹溪心法》)
(3)治痰飲咳嗽:大半夏500克,湯泡七次,曬干,為細末,用生絹袋盛貯,于磁盆內用凈水洗,出去粗柤,將洗出半夏末,就于盆內日曬夜露,每日換新水,七日七夜了,澄去水,曬干,每半夏粉50克,入飛過細朱砂末5克,用生姜汁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用淡生姜湯下,食后服。(《袖珍方》辰砂半夏丸)
(4)治心下有支飲(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半夏一升,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金匱要略》小半夏湯)
(5)治肺胃虛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積,嘔逆惡心,涎唾稠粘,或積吐,粥藥不下,手足逆冷,目眩身重;又治傷寒時氣,欲吐不吐,欲嘔不嘔,昏瞶悶亂,或飲酒過多,中寒停飲,喉中涎聲,干噦不止:陳皮(去白)、半夏(煮)各350克。上二件,銼為粗散,每服15克,生姜十片,水二盞,煎至一中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留二服滓并作一服,再煎服。(《局方》橘皮半夏湯)
(6)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250克,茯芩150克。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金匱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湯)
(7)治胃反嘔吐者:半夏二升(洗完用),人參150克,白蜜一升。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湯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金匱要略》大半夏湯)
(8)治妊娠嘔吐不止:干姜、人參各50克,半夏100克。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為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金匱要略》干姜人參半夏丸)
(9)治小兒痰熱,咳嗽驚悸:半夏、南星等分,為末,牛膽汁,入膽內和,懸風處待干,蒸餅丸,綠豆大。每服三、五丸,姜湯下。(《摘元方》)
-
女人氣血不足怎么辦?3個妙招讓你氣血充足女人氣血不足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并且會有腰膝酸軟的情況,紅豆和紅棗具有調理氣血的作用,氣血不足可以食療調養,多吃些調理
-
哪些中西藥不能同時服用 你知道嗎我們都知道,有些疾病是需要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有些中藥和西藥是不能同時服用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到底是哪些
-
怎么延緩衰老 小跑健腦 下蹲強心怎么延緩衰老呢?我們的機體就像是一臺機器,是有若干的零部件組成的,也就是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當然隨著年齡的增加,不斷的使
-
怎么凈化血液 八種食材來助力血液是身體健康的源泉,把營養物質疏送到身體的各個組織與器官,維持生命的健康。如果身體的血液出現了問題,那么身體的健康就會
-
怎么緩解久坐的危害我們都知道久坐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比如會傷害心臟的健康,傷害腰椎的健康,傷害腎臟的健康等等,那么怎么緩解久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