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鉤藤的藥用價值 清熱平肝熄風止痙
鉤藤別名又叫大鉤丁、雙鉤藤,鉤藤始載于《名醫別錄》,原名釣藤。鉤藤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下面中醫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鉤藤的藥理作用。
鉤藤,春、秋季采收,除去葉片,切斷,曬干。甘苦;微寒。主治:小兒驚風;夜啼;熱盛動風;子癇;肝陽眩暈;肝火頭脹痛。具有具有清熱平肝,熄風止痙的功效。
鉤藤,善清肝火,為治療肝陽上亢、肝風內動的要藥。余治療肝陽偏亢,肝風上擾,頭痛眩暈,失眠等癥,常用《雜病證治新義》中的天麻鉤藤飲。
方用:天麻9克,鉤藤(后下)12克,生決明(先煎)18克,山梔、黃芩各9克,川牛膝12克,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克。重癥者,可易決明為羚羊角。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雜病證治新義》中說:“本方以天麻、鉤藤、生決明之平肝祛風降逆為主,輔以清降之山梔、黃芩,活血之牛膝,滋肝腎之桑寄生、杜仲等,滋腎以平肝之逆,并輔夜交藤、朱茯神,以安神安眠,緩解其失眠,故為用于肝厥頭痛、暈眩之良劑。若以現代之高血壓頭痛而論,本方所用黃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等,均經研究有降低血壓之作用,故有鎮靜精神、降壓緩痛之功。”
鉤藤涼肝定驚,善治小兒夜啼。治療小兒脾虛,面青肢冷,大便清稀,神不安寧,時有夜啼,余常用《醫宗金鑒》中的鉤藤飲。
方用:川芎、當歸、茯神、茯苓、木香、鉤藤、白芍、甘草各3~5克,紅棗3枚。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方以鉤藤平肝,茯神寧心,茯苓祛濕,當歸、川芎、白芍養血,木香、甘草、大棗溫脾胃而和中氣。胃氣得和,心神安寧,則夜臥安寧。
相關文章
-
女人氣血不足怎么辦?3個妙招讓你氣血充足女人氣血不足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并且會有腰膝酸軟的情況,紅豆和紅棗具有調理氣血的作用,氣血不足可以食療調養,多吃些調理
-
哪些中西藥不能同時服用 你知道嗎我們都知道,有些疾病是需要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有些中藥和西藥是不能同時服用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到底是哪些
-
怎么延緩衰老 小跑健腦 下蹲強心怎么延緩衰老呢?我們的機體就像是一臺機器,是有若干的零部件組成的,也就是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當然隨著年齡的增加,不斷的使
-
怎么凈化血液 八種食材來助力血液是身體健康的源泉,把營養物質疏送到身體的各個組織與器官,維持生命的健康。如果身體的血液出現了問題,那么身體的健康就會
-
怎么緩解久坐的危害我們都知道久坐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比如會傷害心臟的健康,傷害腰椎的健康,傷害腎臟的健康等等,那么怎么緩解久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