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養生正當時 降降溫更長壽
進入秋季之后,秋季養生成了大家關注的一個重點,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季時節適當的凍一凍對身體的健康大有益處。這也符合中醫提倡的“低溫養生”觀念,那么什么是低溫養生呢?我們該如何進行低溫養生呢?
中醫巨著《黃帝內經》中就提出:“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說的就是高處寒冷地、人的壽命長;低處氣溫高、人的壽命短。
相對中醫主張的悠閑與恬淡生活,當現代都市人群因精神壓力過大、熬夜以及過食肥甘厚味等諸多原因,造成都市人群體質大都以內熱為多,尤以陰虛內熱者更為常見。內熱、火旺成為許多都市人的體征,也成為百病之源。低溫養生則能培養更為合理的生活習慣,從而達到平衡陰陽、調節身心的作用。
低溫養生現在正當時,俗語就有“春捂秋凍”一說,在秋冬季節陰氣旺盛、陽氣衰微的時候蓄養陰氣,猶如天助。正如給一棵干渴待飲的植物澆水,什么時間最好?春夏陽氣盛,養陰猶如中午澆水,會被蒸發浪費掉大半,傍晚澆水則不但蒸發減少,還可以兼得夜露補充。因此說,秋季開始低溫養生,就好比傍晚澆水,是最佳季節。
既如此,那如何才能做到低溫養生呢?這可不是少穿一件衣服那么簡單,要從飲食、環境、睡眠、運動等四個方面著手。
飲食
1、低溫烹調。低溫烹調能減少高溫烹飪時致癌物出現的幾率,又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食物中的養分,可謂一舉兩得。
2、少吃偏熱的食物,適當吃些涼性食物做調節。麻辣燙、火鍋等現代人愛吃的食物會給秋燥“火上澆油”,涼性食物有助于身體氣息平衡,去除燥熱,比如水鴨、魚蝦等體溫偏低的肉類食物,稻、藕、筍等水生植物,大白菜、蘿卜等蔬菜,冬菇、蘑菇等背陰處生長的菇類,冬棗、蘋果等秋冬季成熟的水果,可起到滋陰潤肺的作用。
3、飯吃八分飽。進食越多,產生的熱量也越多,易使體溫升高。國外研究顯示,少食可使動物體溫下降,使其死亡幾率降低1/3以上。
睡眠
1、睡個“低溫覺”。我們的體溫并非恒定不變,而是處于動態變化之中。晚間9—11點開始下降,凌晨1—3點降到低谷,清晨8點左右開始緩慢上升,晚餐后(晚7—9點)達到頂峰。因此夜間睡眠是“低溫養生”的好時機,必須杜絕熬夜,每晚要確保7—8個小時的睡眠,切忌夜生活過度,甚至通宵達旦地瘋玩。
2、避免“光壓力”。在燈光中入睡會導致體溫上升,使*產生“光壓力”,影響正常代謝功能,因此最好在黑暗的環境中入睡。
-
女人氣血不足怎么辦?3個妙招讓你氣血充足女人氣血不足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并且會有腰膝酸軟的情況,紅豆和紅棗具有調理氣血的作用,氣血不足可以食療調養,多吃些調理
-
哪些中西藥不能同時服用 你知道嗎我們都知道,有些疾病是需要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有些中藥和西藥是不能同時服用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到底是哪些
-
怎么延緩衰老 小跑健腦 下蹲強心怎么延緩衰老呢?我們的機體就像是一臺機器,是有若干的零部件組成的,也就是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當然隨著年齡的增加,不斷的使
-
怎么凈化血液 八種食材來助力血液是身體健康的源泉,把營養物質疏送到身體的各個組織與器官,維持生命的健康。如果身體的血液出現了問題,那么身體的健康就會
-
怎么緩解久坐的危害我們都知道久坐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比如會傷害心臟的健康,傷害腰椎的健康,傷害腎臟的健康等等,那么怎么緩解久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