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養生的一些發展
養生是我們生活中一個不能夠被忽略的事情,我們很多人都是能夠通過養生來為自己尋求一個人生的寄托,只有能夠做到很好的養生才能夠讓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養生在我們國家也已經有了很久的歷史,下面尋醫問藥網中醫頻道就來為大家介紹中國古代的養生發展。
《老子》
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耽。約生于春秋末期(約公元前570年左右),思想家,據傳活了三百多歲。《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系哲學著作,其中也包含了不少養生思想。老子主張順乎自然,清境無為,致虛極,守靜篤;知足常樂。認為靜勝躁,反對生生之厚,即奉養太過度;認為益生曰祥,即縱欲貪生乃不祥之事。
《莊子》
作者莊子(約公元前369一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哲學家。主要養生思想包括:“清靜無為”,要求“忘我、無欲”,認為“萬物無足以撓心者,故靜也”。清靜養神以保形體,即:抱神以靜,形將自正”,神將守形”,初步揭示了靜動結合以養神,更有利于健康長壽。
作者管仲(?一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政治家。《管子》一書可能為后人托名所作。他的養生思想主要有:
(1)認為“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即以“平正”養生,包括樂觀端正,節五欲去二兇,去好過等;
(2)主張虛靜、恬愉以養心神。認為只有“去欲則宣,宣則靜矣;靜則精,精則獨立矣;獨則明,明則神矣”。
(3)認為“靜勝躁”,“靜則得之,躁則失之。”
(4)提倡“老則長慮”,若“老不長慮,困乃竭”。即老人如不經常動腦思考問題的話,就會很快變得呆頓,促使衰老。
對于養生這件事情,很多不同的人都是有著很多不同的想法,所以對于我們來說,可能要讓自己找到養生的路子的話,還是需要讓自己一直都保持健康的狀況才好,這樣才能夠從中得出很好的經驗。
相關文章
-
女人氣血不足怎么辦?3個妙招讓你氣血充足女人氣血不足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并且會有腰膝酸軟的情況,紅豆和紅棗具有調理氣血的作用,氣血不足可以食療調養,多吃些調理
-
哪些中西藥不能同時服用 你知道嗎我們都知道,有些疾病是需要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有些中藥和西藥是不能同時服用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到底是哪些
-
怎么延緩衰老 小跑健腦 下蹲強心怎么延緩衰老呢?我們的機體就像是一臺機器,是有若干的零部件組成的,也就是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當然隨著年齡的增加,不斷的使
-
怎么凈化血液 八種食材來助力血液是身體健康的源泉,把營養物質疏送到身體的各個組織與器官,維持生命的健康。如果身體的血液出現了問題,那么身體的健康就會
-
怎么緩解久坐的危害我們都知道久坐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比如會傷害心臟的健康,傷害腰椎的健康,傷害腎臟的健康等等,那么怎么緩解久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