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二十四宜”養生法 值得今人學習
如今我們非常的重視保健養生,注重生命質量的提升,其實古代人也是非常的講究保健養生的,古人也總結了很多的養生方法,有些養生方法一直流傳至今。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是“二十四宜”養生法,那么“二十四宜”養生法具體內容是什么呢?來聽聽尋醫問藥中醫的介紹!
“二十四宜”養生法
發宜常梳 清晨用十指梳頭100次,有明目提神的功效。
面宜常搓 睡醒時兩手搓熱,從鼻兩側由下向上搓到額部再分開向下,反復30次,有醒腦明目的功效。
目宜常運 雙目左右緩慢轉動14次,然后緊閉片刻,突然睜大,有宜保護視力。
耳宜常彈 以兩手掌心緊掩耳道,再以食指壓中指輕扣后腦24次,可防治頭暈耳鳴。
齒宜常叩 先叩后齒24次,再叩前齒24次,可堅齒固腎。
口宜常閉 每日按時閉口調息,用鼻呼吸,可疏通經絡氣血。
津宜常咽 閉嘴鼓腮,舌攪口腔,左右36次,津液自生,分三口咽下,可健脾胃,助消化。
心宜常靜 排除雜念,靜以養心,可調氣養神。
肛宜常提 平時有意識提肛門,可防治痔瘡、肛裂等疾病。
神宜常存 取坐姿或立姿,閉目,雙手疊放于丹田,并意守之,可養神而避免七情所傷。
背宜常暖 保持背部溫暖,以免風寒之邪入侵,每天拍打背部36次,可預防感冒,固腎強腰。
腹宜常摩 兩手搓熱相疊,貼肉或隔單衣,掌心以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劃圈由小到大。可順氣消積,治腹脹和便秘。
胸宜常護 經常用手自上而下摩擦胸部,可寬胸理氣,防外邪侵襲。
言宜常默 說話不宜過多。多言耗氣,緘默養氣。
足宜常搓 睡前洗腳后,兩手搓熱,按摩腳底涌泉穴100次,可固腎暖足,有利于睡眠。
膚宜常浴 兩手搓熱后,搓擦全身皮膚,可使全身氣血通暢,舒筋活血。
手宜常搓 雙手相互摩擦,掌熱腕活,可舒筋活絡,并健腦。
肢體宜常搖 四肢經常活動,可鍛煉四肢筋骨,增強體質。
腿宜常拍 通過反復拍打腿部,可疏通筋骨,緩解腿部酸痛。
頭宜常搖 活頸順項,正反上下,頭動腦靜。可健腦明目。
濁宜常呵 體內濁氣要慢慢呼出。有清理濁氣、補益臟腑的作用。
舌宜舔腭 舌輕抵上腭,意在使任督兩脈相通,從而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
閉口勿言 大小便時要精神專注,不宜開口呼吸,同時輕輕咬住牙齒,可保住氣血,有利于濁氣糟粕的排泄。
肢宜常搖 肢宜常活動,這不僅是對四肢筋骨的鍛煉,也可通過四肢促進內臟及全身氣血運行,增強體質。
以上我們為大家介紹了古人“二十四宜”養生法,這是古人在千百年來在養生實踐活動中逐漸的總結出來的養生方案,可以說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值得我們珍惜,值得我們學習!
-
女人氣血不足怎么辦?3個妙招讓你氣血充足女人氣血不足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并且會有腰膝酸軟的情況,紅豆和紅棗具有調理氣血的作用,氣血不足可以食療調養,多吃些調理
-
哪些中西藥不能同時服用 你知道嗎我們都知道,有些疾病是需要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有些中藥和西藥是不能同時服用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到底是哪些
-
怎么延緩衰老 小跑健腦 下蹲強心怎么延緩衰老呢?我們的機體就像是一臺機器,是有若干的零部件組成的,也就是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當然隨著年齡的增加,不斷的使
-
怎么凈化血液 八種食材來助力血液是身體健康的源泉,把營養物質疏送到身體的各個組織與器官,維持生命的健康。如果身體的血液出現了問題,那么身體的健康就會
-
怎么緩解久坐的危害我們都知道久坐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比如會傷害心臟的健康,傷害腰椎的健康,傷害腎臟的健康等等,那么怎么緩解久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