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醫的藥學源流!
傳說苗族醫藥學起源于母系氏族社會,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成為了現在比較成熟的苗醫理論,在1985年中央發出搶救民族醫藥學遺產的號召以來,苗醫有受到了重視。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有個祖傳八代的著名苗醫大師,名叫龍玉六,他在生前根據對小時師父畫像的回憶,復制了一張“喔登嘎像”,他用漢話解釋為“母藥王像”。其畫像是一個古老時代的女人,皮膚有毛,上身裸露,下穿樹葉,垂乳,赤腳,手持醫具,充分表現了為子孫后代祛病保身的慈母之心,也表現了苗族人對本民族醫藥學淵源的追溯之意。用社會發展的眼光來看,苗族的母系氏族早于父系氏族一兩千年。在這漫長的年代里,由于母親對子女后代的病痛傷損問題思想負擔最重,當然她們就會首先研究醫藥,并會有所發現、發明、發展和更新,這是苗族醫藥學發源的必然規律。
苗醫認為他們的始祖是喔爸嘎(意為公藥王或藥王爺爺),能飛行于山谷之間“岔芮岔嘎”,口嘗百草等,與“神農嘗百草以制醫藥”類同,也與《山海經》記載的“十巫”采藥為醫同意。西漢劉向在《說菀》中所說的“古之為醫者曰苗父”的“為醫者”,是講以行醫為主要職業的人;“苗父”,則是指苗族中有較高醫藥學術水平的苗族老人,如“公藥王”、“藥王爺爺”、“巫彭”及“十巫”之類著名的苗醫始祖。而“苗父”,也絕不是單指某一個人,而是對多個老苗醫的統稱。
九黎部落在蚩尤為首領的時期,以農業為主的社會經濟初具規模。尤其在山東至河南一帶,出現了具有古城市氣派的繁華景象。因此才引起黃河上游甘陜黃土高原之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的東進,從而才發生多次較持久的九黎部落與炎、黃部落的戰爭。在這些戰爭過程中,苗族早期的醫藥學不但能發揮一定的治療作用,而且其本身也可得到較快的發展。《說文》云:“古者,巫彭初作醫”。《山海經·大荒西經》云:“大荒之中……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山海經·海外西經》云:“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上下也”。《山海經·海內西經》又云:“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XX窳(qǐ yǔ)之尸,皆操不死藥以拒之”。《山海經·圖贊》云:“群有十巫,巫咸所統,經技是搜,術XX是綜,采藥靈山,隨時登峰”。《世本》云:“巫彭作醫”;《呂氏春秋·勿躬》也云:“巫彭作醫”;《說文)云:“古者,巫咸初作巫”;西漢劉向《說菀》云:“吾聞古之為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為醫也,以營為席,以芻為狗,北面而視,發十言耳。諸扶之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列子》云:“黃帝時,有神巫,自齊來,處于鄭,命巫咸”;《太平御覽》卷七九引《歸藏》云:“黃神與炎神爭斗涿鹿之野,將戰,筮于巫咸。巫咸曰:‘果哉而有咎’。”從這些經史文獻來看,一方面足以說明巫彭、巫咸等眾苗父都是九黎部落時的苗族醫藥先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們不畏艱險,敢與青蛇、赤蛇等天敵搏斗,升降于險山峻嶺之間采藥,以及精心為各類輕重病人治療的動人場面;還反映他們的醫療質量也達到能使輕重病人“皆平復如故”的高妙程度。這與苗族民間傳說的喔爸嘎長年飛越于惡山陡水之間,嘗遍千蟲百草,精心研制醫藥,治愈十萬八千個患病痛災星的“代熊代夷”(苗族于孫),基本是一個類型。
“三苗”時期,苗族醫藥學出現了革新的勢頭。湘西《苗族歷史討論會論文集·湖南城步苗族族源試探》說,阿濮仆僮和歡兜都是首先開采辰砂染衣、為藥的革新人物。
-
高血壓如何食療?三類型食物不能少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對于高血壓的患者可以通過食療來調理,在飲食方面要限制鈉鹽的攝入,高血壓患者應該要適當限制蛋白質
-
苗醫的診斷方法 苗醫五綱苗族是我國的少數名族,讓我們對苗族印象最深的苗族人民所特有的苗醫。苗醫文化源遠流長,在苗族民間素有“千年苗醫,萬年苗藥”
-
苗族的雞蛋排毒診療新秘方中醫是很龐大的,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特殊醫療方法,接下來就讓我為大家介紹苗族的雞蛋排毒診療新秘方,苗族醫學認為,雞蛋滾動于
-
苗族醫的熬煎藥法也是可以治病的中國有56個民族56之花,但是畢竟有人多的有人少的。中國漢族人最多,因此漢人的保健方法很多,那么其他民族的保健方法適不適合我
-
有關苗醫的相關知識一提到苗醫,大家第一個反應是什么?相信許多人都會想到神秘的蠱。不過今天不給大家介紹這個,今天尋醫問藥網中醫頻道就來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