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須知 怎么和孩子談生理期
對于成長期的孩子們,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做好日常的教育,教育孩子的學習,同時我們要教育孩子認識生理期。對于生理期,可能很多的孩子,我們都不能深刻的認識,甚至出現了一些認識的偏差。那么怎么和孩子談生理期呢?下面尋醫問藥的教育專家為大家介紹一下怎么和孩子談生理期!
1.你有很多選擇
當月經初潮的時候,我只了解衛生棉條和護墊。我還告訴自己“衛生棉條”不適合我的年齡,后來才知道,防止滲漏的話使用護墊更有效。但這些都不是唯一的選擇!許多人都把月經杯作為一種更簡單、更環保的替代品來代替這些產品。此外周期跟蹤應用程序現在提供一種極好的方法來保持你的周期和健康,甚至可以告訴你什么時候倒空你的杯子!此外,有些人選擇不使用連續控制。反正你的世界你做主!
2.每個人周期不同
生理期的平均時間為三天到五天,當我持續了整整一個星期后有點嚇壞了。當然,這并沒什么,它有一個很寬的周期范圍。“循環”這個詞本身就有點誤導,因為不是每個人的周期都是正常的。這是正常的:你的周期不在每個月的相同時間,特別是在最初的幾年里,這是很常見的,甚至不會每個月都來。當然,如果你懷孕了,你錯過了一段時間,你仍然應該檢查一下。但還有其他的原因,例如你的周期可能是不規則的,但也不表明任何問題。
3.這是正常的
鑒于在社交媒體上關于月經時期的討論無處不在,孩子們可以明白一點,月經是一種正常的身體功能,指責它不是因為它本身就令人不快,而是因為長時間很大程度上宗教的歷史原因將它與女性的自卑聯系在一起。為了幫助年輕人改變生理期所帶來的羞恥的想法,你可以指出血液的流出并不十分令人驚慌,就好比有人受傷了一樣而已。在其他情況下,比如當有人說“我要去洗手間”,而這時有人提到她們的經期時,并沒有人被嚇壞。
4.不會不舒服
媒體和我的同事教我一些關于月經非常可怕的事情,包括那些令人身心痛苦的事。聽到這些事情使我感到害怕,我第一時間開始重視起來。我不否認這些警告對于某些人來說是正確的,但就我本身而言,我無須擔心什么。真的不用擔心如何處理不適,但有些人會在經期采取某些方式,如服用止痛藥,做練習,具體的飲食指導,或完全消除他們的生育功能。人們在經期前也應該知道嚴重的身體或情緒上的不適是一種跡象,她們應該考慮其他可能的來源,如子宮內膜異位癥或經前情緒障礙。
5.并不會改變什么
有位老師曾經告訴我,我們應該自豪,因為這是一個自然的就職典禮,將女孩進化為女人,意味著我們可以承載生命的重要作用。我可以優雅的形容,把月經看作一種權力,但事實是,這只是一個生理功能,是我們賦予了它意義。我們應該謹慎地對其賦予定義,畢竟每個人經歷不同。不是所有有月經的人就是女性,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有月經,當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想有孩子。因為我們經常教這些東西可以幫助提醒孩子,而且這并不會結束他們的童年或天真爛漫。只不過很可能每個月都有一個周期需要使用護墊、衛生棉、月經杯(或采用連續控制生育),而她們正常的生活也將繼續。那或許不是在青春期邊緣階段一件最傷感的事情,但卻是事實。
怎么和孩子談生理期呢?對于這個話題,可能很多的家長也不知道如何和孩子們談起,一些家長卻采取了敷衍的態度,以上我們為大家介紹了和孩子們談生理的一些技巧,希望給家長們帶來幫助!
-
情緒是你和孩子溝通時最大的障礙情緒是你和孩子溝通時最大的障礙嗎?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很多人抱怨:同事不好溝通,領導不好溝通,確實在生活中人與人的相處
-
家長須知 怎么和孩子談生理期對于成長期的孩子們,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做好日常的教育,教育孩子的學習,同時我們要教育孩子認識生理期。對于生理期,可能很多
-
孩子 這些事情媽媽應該讓你明白孩子這些事情媽媽應該讓你明白嗎?每個孩子都是家長手心里的寶,有那個家長不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未來,美好的前程呢。但是在家
-
為啥越來越多的孩子“輸不起”呢?為啥越來越多的孩子“輸不起”呢?小編經常聽到家長們抱怨:現在的小孩越來越“輸不起”,在游戲中輸了,不肯認輸還大發發脾氣,
-
拋開陳腐舊觀的青春期性教育在我國傳統觀念里,人們對“性”教育始終保持一種敬而遠之、忌諱尷尬的態度。然而,在這樣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年輕人主動或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