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寶寶正確洗手
吃飯之前要洗手,這是很多爸爸媽媽在飯前都會讓孩子去做的一件事情。孩子要經常洗手,否則就會有細菌滋生,影響孩子的健康,可是孩子洗手的方法正不正確呢?家長該如何教孩子正確的洗手方法呢?這個你有沒有想過。
家長的煩惱:
冬冬有個壞毛病,就是不愿意洗手。
媽媽經常嘮叨:“飯前便后要洗手!不洗手,細菌吃到肚子里就會肚子疼!”冬冬呢,媽媽在旁邊的時候就好好洗手,不在時就敷衍了事,不是沾濕一點,就是用毛巾擦一擦。
有一次玩了橡皮泥,吃飯的時候,冬冬跑進衛生間,稍微擦了一下,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餐桌旁,拿起一個雞腿啃了起來。
看到冬冬手上還有殘留的橡皮泥,媽媽只好要求他仔細看看自己的手,再回衛生間重新洗手。
對這樣一個孩子,媽媽實在為難,這可怎么辦呢?
專家診斷
幼兒對飯前便后要洗手的口號可以說是爛熟于心,但實際上很多幼兒都做不到。
√ 由于幼兒認知發展的限制,缺乏對衛生、細菌、疾病等相關概念及因果關系的認識,加之病菌特殊的存在方式,導致幼兒對手的衛生與疾病的引發等關系認識不清,常常嫌洗手麻煩而不認真洗。
√ 勤洗手、剪指甲能夠清潔雙手、消滅細菌,避免疾病的傳染以及由病菌引起的各種病癥,有利于保證胎兒兒的身體健康。
您的孩子是否這樣(教孩子正確洗手預防手足口)
√ 不了解洗手的重要性,沒有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
√ 洗手時敷衍了事,稍微洗洗、擦擦就完事。
√ 認為手沒黑就很干凈。
手接觸外界環境的機會最多,也最容易沾上各種病原菌,尤其是手閑不住的孩子,哪兒都想摸一摸。如果再用這雙小臟手抓食物、揉眼睛、摸鼻子,病菌就會趁機 進入寶寶體內,引起各種疾病。而經常正確地洗凈雙手,可以顯著減少手上所帶的各種病原菌,有效預防感冒、腹瀉、肺炎、腦膜炎、肝炎、細菌性痢疾等疾病。所 以,洗手可以說是日常生活中最簡單有效的防病措施,是預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線。
-
別忽略寶寶的這些要點 有可能是個天才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非常聰明,大家需要注意一些方式,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關注孩子的身體變化,而且很多的孩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寶寶在出生后會經歷生活中很多事情,但有的寶寶卻不是這樣子,如:學步時依賴父母、寶寶跌倒后不能忍受疼痛、而且在做錯事情時不
-
教育孩子最正確的時機選擇教育,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是會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其實,孩子的教育是十分注重
-
這6件小事不能縱容孩子否則就是害他這6件小事不能縱容孩子否則就是害他嗎?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呢?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呢?但是隨著人們對生育觀
-
幼兒園是培養孩子習慣的好地方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良好的教育可使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也會讓他們的一生受益匪淺。“幼兒思維游戲特色課程”正是從幼兒的這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