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寶寶在出生后會經歷生活中很多事情,但有的寶寶卻不是這樣子,如:學步時依賴父母、寶寶跌倒后不能忍受疼痛、而且在做錯事情時不能勇敢去承認等,使之明顯會看到孩子沒有任何的獨立意識去完成自己所要想完成的事情。那么,從小應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呢?
一、讓寶寶自己走路
寶寶學步時就應該適時的讓他自己走路,時間也不用太長,只要頻繁的讓寶寶下地自己行走就好,寶寶可能會喊累,家長不要忙著心疼寶寶,抱寶寶,這樣寶寶很容易產生依賴心理。
二、在安全的范圍內支持寶寶“自己來”
寶寶能自己做的事情,家長要支持寶寶自己做,并且隨著寶寶年齡增長,他“自己來”的范圍也要越來越咣。比如,寶寶1歲時可以自己吃飯,那就滿足他的要求,不用擔心把飯灑得到處都是;2歲時,寶寶可以自己脫鞋子、爬樓梯、洗手洗臉,家長都應該支持,允許寶寶自己完成。這樣才能增強寶寶的自理能力,鍛煉寶寶動作的靈活性、準確性。
三、讓寶寶學會忍受適度的疼痛
家長看到寶寶不小心的跌倒后都會緊張的扶起孩子,心疼的詢問哪里痛,寶寶即便沒有事也會將注意力集中到摔倒這件事上,甚至還夸大事實吸引大人的注意。而父母心理往往也很矛盾,一方面很想嚴格的管教寶寶,一方面又希望寶寶能依賴自己,向自己撒嬌。其實,看到寶寶摔倒,家長可以換個問法,問寶寶“不痛吧”,寶寶如果回答“不痛”,那就鼓勵寶寶很勇敢,這樣寶寶的獨立意識也被激發了。
四、讓寶寶用于承擔責任,承認錯誤
寶寶因為動作不協調而摔倒,因為粗心丟了玩具,這些都是寶寶自己的原因導致的,不是家長應該攬錯的行為,否則親子間很容易形成既依賴又對立的關系,結果是寶寶從心里就不尊重家長,認為一切都是家長或者外界的錯,不會將錯誤歸咎到自己身上,還會事事依賴父母,反抗父母,碰到事情很會找借口。
五、家長要以身作則
作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是對寶寶的言傳身教,有很大的啟蒙作用。所以,家長要做好榜樣,沒錢的時候不要伸手找父母要,吵架了也別賭氣不回家后者搬“救兵”,不管說話做事,只要寶寶在身邊,都應該想到很小的事都可能產生大的影響。遇到困難要自己解決,讓寶寶耳濡目染父母的良好品行。
六、承認寶寶的獨立人格
寶寶有自我意識,是一個獨立個體,父母應該承認寶寶的獨立人格,允許寶寶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和寶寶平等的交談,聽聽寶寶的意見。寶寶喜歡的事情只要不違反原則,都應當放手讓他去做,充分展現個人能力。通過獨立的活動,寶寶才會逐漸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有獨立思想和獨立能力的人,不用什么事都依賴父母。
作為我們的家長朋友一定要合理科學去培養孩子,平時家長可以多閱讀一些育兒的書籍,使之再經過自己的個人特點去積極配合教育孩子,必要時家長可以以身作則,這樣能更好的展現出言傳身教的含義和意義。爭取最大限度的展現寶寶的腦部智力和培養獨立意識的個性。
-
別忽略寶寶的這些要點 有可能是個天才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非常聰明,大家需要注意一些方式,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關注孩子的身體變化,而且很多的孩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寶寶在出生后會經歷生活中很多事情,但有的寶寶卻不是這樣子,如:學步時依賴父母、寶寶跌倒后不能忍受疼痛、而且在做錯事情時不
-
教育孩子最正確的時機選擇教育,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是會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其實,孩子的教育是十分注重
-
這6件小事不能縱容孩子否則就是害他這6件小事不能縱容孩子否則就是害他嗎?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呢?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呢?但是隨著人們對生育觀
-
幼兒園是培養孩子習慣的好地方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良好的教育可使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也會讓他們的一生受益匪淺。“幼兒思維游戲特色課程”正是從幼兒的這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