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件小事不能縱容孩子否則就是害他
這6件小事不能縱容孩子否則就是害他嗎?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呢?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呢?但是隨著人們對生育觀念的改變,一個家庭中孩子的數量越來越少,于是很多家庭不知道如何去愛孩子了,只管竭盡所能的去滿足孩子,可是如果你在溺愛孩子時縱容了她們這幾件事,將會害了孩子,不信就一起看看:
1、得不到就動手
孩子們在玩沙子,其中一個搶起小伙伴的玩具推土機,未果,一口就咬向對方的小手。結果,推土機如愿到手。
達標做法:對咬人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嚴肅批評,讓他知道,咬人是不對的,已經對小朋友造成了傷害,必須親自道歉;同時,讓他明白,小朋友如果不愿意把玩具借給自己玩,他應該學會接受這種不如意。
除了批評和講道理,一定的懲罰必不可少,并將與懲罰相反的待遇呈現在他眼前:呵護和安撫被咬的孩子。從而令孩子懂得,攻擊他人不但不可能得逞,也得不到任何好處,進而自覺摒棄攻擊性行為。
2、順手牽羊
孩子給你看一雙袖珍水晶鞋,告訴你那是從小朋友家的地上撿的。
達標做法:立即帶孩子歸還物品,讓他親自道歉:“對不起,我把你的東西拿回家玩了,現在還給你,請原諒。”借助“物歸原主的過程,讓孩子學會勇于承認錯誤。
3、4歲的孩子沒有“物權”概念和所屬意識,自認為喜歡的、想要的就都是自己的。對此,父母千萬不要采取“下不為例”的態度。記住那句古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3、見了玩具就走不動
在超市,你拒絕買芭比娃娃,女兒卻緊緊地抱著不放,任你怎么解釋也不松手,還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達標做法:對孩子表明你的態度:今天不買玩具,因為前不久剛剛買了一套芭比娃娃。
如果孩子聽不進父母的話,無理取鬧,不妨置之不理,繼續選擇其它物品,或者佯裝離開,任其坐在地上哭。妥協是不明智的,否則孩子的任性將變本加厲。等孩子冷靜之后,通過講道理或講故事等方式,使之明白,懂事的孩子招人喜歡,撒潑、哭鬧的結果是什么也得不到,而且令人討厭。
4、該睡不睡
晚上10點該睡覺了,孩子卻把娃娃和毛絨玩具攤到床上。
達標做法:指指墻上的卡通掛鐘,示意孩子到就寢時間了,告訴他按時休息才能保證第二天去幼兒園不遲到。沒有一個孩子會主動上床,他們永遠沒玩夠。
如果父母允許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晚睡,規律的作息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難以養成。所以,無論孩子找什么理由,父母都要想辦法拒絕。
5、我要一次玩個夠
到了該結束游戲的時間,6歲的孩子卻坐在電腦前不動。
達標做法:對孩子表明你的寬容度:“好吧,再給你5分鐘,把這局玩完,如果還不結束,明天也不允許你玩了。”
電腦游戲容易使人上癮,孩子更是如此。所以,父母一定要規定孩子玩游戲的時間,比如一天一次,時間為半小時左右,并嚴格督促其遵守。使之通過服從外在的約束力,逐漸學會自我約束、自我控制。
6、用謊言掩蓋事實
6歲的孩子施展“武功”,將花瓶摔得粉碎。當媽媽問起這事,他卻說是家里的貓干的。
達標做法:鼓勵孩子說實話:“告訴媽媽,到底怎么回事?摔了花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認。媽媽喜歡誠實、勇于對自己行為負責的孩子。”以此打消孩子的顧慮,鼓勵他說出真相,并在第一時間“擁抱”他、表揚他。
6、7歲以上的孩子明知說謊不對,卻為了逃避懲罰而為之。如果你相信他的話,或者即便不信也不予追究,就等于助長了這一惡習,以致他在謊言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溫馨提示:愛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天性。但是這份愛是理智與寬容的,不能因為孩子少,不能因為自己的無限制而把這份愛轉化成溺愛,以上我沒分享了不能縱容孩子的六件事,對孩子如上的幾種行為,家長一定要及時制止,更不能縱容,否則你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小編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能引起家長的重視,正確的對待孩子,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
別忽略寶寶的這些要點 有可能是個天才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非常聰明,大家需要注意一些方式,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關注孩子的身體變化,而且很多的孩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寶寶在出生后會經歷生活中很多事情,但有的寶寶卻不是這樣子,如:學步時依賴父母、寶寶跌倒后不能忍受疼痛、而且在做錯事情時不
-
教育孩子最正確的時機選擇教育,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是會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其實,孩子的教育是十分注重
-
這6件小事不能縱容孩子否則就是害他這6件小事不能縱容孩子否則就是害他嗎?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呢?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呢?但是隨著人們對生育觀
-
幼兒園是培養孩子習慣的好地方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良好的教育可使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也會讓他們的一生受益匪淺。“幼兒思維游戲特色課程”正是從幼兒的這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