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寶寶的語言啟蒙什么時候開始最佳嗎
你知道寶寶的語言啟蒙什么時候開始最佳嗎?很多寶爸寶媽看著同齡的孩子早早的張嘴說話,而自己家的寶寶卻遲遲不見動靜,心里著急,甚至懷疑寶寶是不是語言有障礙。其實寶寶的語言表達一部分是遺傳,一部分跟家長的不勝其煩的引導是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就聊聊寶寶語言啟蒙的問題。
嬰幼兒期是寶寶語言啟蒙的關鍵時期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能說會道、伶牙俐齒的寶寶。但我們首先要知道,寶寶的語言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通過后天不斷的模仿和學習得來的。
嬰幼兒期是寶寶語言啟蒙的關鍵時期,父母就是寶寶最好的啟蒙老師。寶寶天生就對爸爸媽媽的聲音有好感,特別是媽媽的聲音。如果在0-3歲的階段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就能促使寶寶的語言發展。相反,如果缺乏相應的語言環境,孩子的語言能力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后果甚至是不可逆轉的。你一定聽說過狼孩的故事,如果人類的孩子從小在狼窩里長大,他根本就不會人類的語言,只會狼叫,這就是典型的“語言環境缺乏”。
所以早期良好的語言環境對孩子的語言啟蒙至關重要。那么問題來了,怎樣才算是好的語言環境呢?關鍵就是三個字:“多溝通”。
怎樣和寶寶溝通
怎么個溝通法?溝通不是今天教寶寶說“爸爸”,明天教寶寶說“daddy”,這會讓寶寶陷入困境不知道該叫什么;溝通也不是讓寶寶坐在電視機前看一堆巧虎的碟片,看電視或各種電子產品只會讓寶寶失去開口表達的機會。溝通需要我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陪伴孩子,和孩子說話,對孩子咿咿呀呀的兒語要給予積極的響應。溝通需要我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工具(如孩子熟悉的玩具、家居物品),讓孩子感知周圍的環境,引導孩子產生表達和交流的欲望。
好了,其實你也懂了,作為寶寶最好的語言啟蒙老師,請放下羞澀,放下逼格,放下矜持!要多說話,多溝通,多重復!你很快就會習慣的,在何時何地都能面不改色的自言自語,說的還都是些奇奇怪怪的話……
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寶寶的語言能力是有個體差異的,張三家的孩子會唱兩句兒歌了,可能李四家的才剛開始叫爸爸媽媽,父母需要因材施教,順勢引導。但總體來說,在正常環境下成長的孩子都會經歷語言發育的幾個關鍵階段,在不同的階段給予適宜的引導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意哈,前方高能,實操性干貨來了!
1~6個月學習發音階段
這個階段要經常面對面與寶寶說話,語速要慢,口型要適當夸張些。雖然小家伙一開始不會給你任何的回應,但他已經悄悄在記你的口型了。通過不斷聽聲音和看口型,寶寶逐漸會發出“啊”、“呀”之類的簡單音節,這個時候你可以用同樣的聲調模仿寶寶的發音,肯定寶寶的語言。
7~12個月咿呀學語階段
這個月齡的寶寶能理解大人的一部分語言了,現在你需要做的是幫助寶寶認識周圍的人和物,教寶寶把實物和名稱一一對應起來,這是一個漫長的積累詞匯量的過程。這個階段我們可以教寶寶認識自己的家人、熟悉的玩具、經常接觸的生活用品、自己的五官等等,你有點像一個活體“復讀機”,每教一個詞匯,語言都要統一、準確,而且需要不斷重復。
1~3歲 單詞單句階段
經過一年多的詞匯積累,大部分爸爸媽媽都發現寶寶會表達的單詞越來越多,進步也越來越快了。寶寶會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也會用“飯”、“奶”等單字詞表達自己的需求。現在你要教寶寶把一個個零散的單詞連成簡短的語句,這需要讓寶寶理解語句之間的邏輯關系。
總之,寶寶語言的發展有其自己內在的規律,也有個體差異。適當的語言啟蒙和正常語言發展,對孩子進入幼兒時期的社交、情感需求也是關系重大。只要在正常的生活環境中成長,都能學會語言。為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也是為寶寶打造一個良好的人生開端。
-
別忽略寶寶的這些要點 有可能是個天才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非常聰明,大家需要注意一些方式,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關注孩子的身體變化,而且很多的孩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寶寶在出生后會經歷生活中很多事情,但有的寶寶卻不是這樣子,如:學步時依賴父母、寶寶跌倒后不能忍受疼痛、而且在做錯事情時不
-
教育孩子最正確的時機選擇教育,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是會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其實,孩子的教育是十分注重
-
這6件小事不能縱容孩子否則就是害他這6件小事不能縱容孩子否則就是害他嗎?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呢?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呢?但是隨著人們對生育觀
-
幼兒園是培養孩子習慣的好地方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良好的教育可使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也會讓他們的一生受益匪淺。“幼兒思維游戲特色課程”正是從幼兒的這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