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早期教育的五大誤區
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父母們也是積極響應閱讀的號召,讓孩子們盡可能多的多讀書。然而,關于孩子的閱讀,卻是存在一定的誤區。今天,尋醫問藥網站的小編就在這里向大家介紹一下寶寶在閱讀方面會存在的誤區吧!
誤區1:反復讀一本書無用
孩子喜歡反復讀一本書這種情況,一般在2歲到4歲之間出現的比較多,種情況下一般是表明小朋友對他所認知的世界有了持續認知、持續探究的這種可能性,也就是我們說的專注力。
這是非常好的一種現象,因為這本書他所體會到的快樂,和這本書他能感覺到的那種知識的體驗,或者是他有興趣的體驗,他抓住了,所以就需要反復地去,這也是“閱讀安全感”。
誤區2:讀錯了就要糾正
孩子們在自己讀書的時候,錯行、跳行、跳字、錯讀音,都是很正常的,他在自主挑戰文字的一種嘗試,如果我們老是糾錯,反倒不利于他形成自己的閱讀能力。父母在孩子讀圖畫閱讀到文字閱讀轉換的過程中,鼓勵他多讀,快速地讀,養成他讀書的習慣,缺一個字、兩個字很正常。
除非他對特定的詞、特定的字不了解,這個特定的字影響他對整個文字的理解,我們就跟他說,如果真影響,他會找咱們的,如果他不找我們,我們別去指著它。
誤區3:指讀能幫助孩子認字
指讀會破壞整個畫面的感受,會限制孩子的眼神,因為孩子的眼光追逐的是他首先感應的東西,如果我們指讀是有目的的指向文字,指向我們想說明的圖案,這是對孩子的自由做一定的限制。
閱讀識字本身并不矛盾,問題在于我們遵循孩子的一些身心發展規律,在他7歲以前,他的腦部發展,閱讀識字的那部分機能還沒有發展到足夠強大的時候,他主要接收信息還是聲音,耳朵和眼睛看圖是更多一些。識字對閱讀能力有一定基礎的孩子來說是遲早的事情,而且識字的多寡、快慢也不成為一種判斷的標準。
誤區4:擔心自己方言讀書影響孩子
有些媽媽會擔心,自己的普通話也不是特別好,聲音又不是很優美,給孩子去讀書,會不會影響孩子的一些發音或者是讓孩子沒有達到那種理想。
實際上,孩子最需要的是一種語言的韻律,而不是語言文字本身。所以,我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給孩子讀書絕不僅僅在于他字正腔圓什么的,而是將聲音作為孩子身體能夠接受的一種記憶號,來灌輸到心里去的。孩子們在早期的時候,他需要的是最信賴人的聲音,伴著他的閱讀。
誤區5:長大了就不需要親子共讀
如果孩子持續地希望你讀書給他聽,作為家長也別逃避,千萬不要說你都會讀書了,都識拼音、識漢字了,你自己讀吧。
因為親子共讀還有一個好處,第一,它還是延長我們親子相處的時間。第二,我們父母總有那些想額外的加給孩子好的精神的營養、好的書,但是孩子如果我們讓他自給自足,我們又不好干預他,如果通過親子共讀的方式,把我們想傳遞的思想傳遞給他,就通過親子共讀方式。
上面就是小編告訴給大家的寶寶在閱讀過程中常見的錯誤,大家都知道了嗎?如果大家對于寶寶教育還有任何的疑問,都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專家,我們的專家將會為您提供專業的解答。
-
別忽略寶寶的這些要點 有可能是個天才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非常聰明,大家需要注意一些方式,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關注孩子的身體變化,而且很多的孩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寶寶在出生后會經歷生活中很多事情,但有的寶寶卻不是這樣子,如:學步時依賴父母、寶寶跌倒后不能忍受疼痛、而且在做錯事情時不
-
教育孩子最正確的時機選擇教育,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是會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其實,孩子的教育是十分注重
-
這6件小事不能縱容孩子否則就是害他這6件小事不能縱容孩子否則就是害他嗎?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呢?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呢?但是隨著人們對生育觀
-
幼兒園是培養孩子習慣的好地方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良好的教育可使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也會讓他們的一生受益匪淺。“幼兒思維游戲特色課程”正是從幼兒的這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