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分娩創傷帶來了子宮脫垂
由于子宮脫垂絕大多數是分娩創傷的結果,因此是一種可以預防的疾病。產后若盆底肌或產道被損傷,必須及時修復,否則就會引起子宮脫垂。
子宮能保持于膀胱和直腸之間的正常位置,有賴于骨盆底部肌肉、筋膜的支持和附著在子宮上韌帶的懸吊。如果這些支持組織受到損傷,子宮就會沿著陰道向下脫出,稱之為子宮脫垂。
子宮下移,子宮頸尚在陰道口內,稱為Ⅰ度脫垂;宮頸已露出陰道口,而子宮體只部分脫出的,稱為Ⅱ度;子宮體完全脫出陰道口外的,稱為Ⅲ度脫垂。輕度時病人毫無感覺,日久往往會加重病情。重度者脫出的宮頸由于長期與衣物磨擦出現感染或潰爛(時常發出惡臭)、出血等,嚴重影響性生活。伴有膀胱、尿道膨出時,還可能出現排尿困難以及應力性的尿失禁等并發癥。
停經后易加重子宮脫垂
導致子宮脫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三:
1、產傷是首要原因。比如生產時間過長、難產,容易損傷盆底肌肉和韌帶;月子里過早下床做家務,或者過早負重勞動等。
2、停經是一大誘因。據報道,子宮脫垂發生在絕經后者約占2/3。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不足,使具有激素依賴性的生殖器官和組織開始萎縮、退化,盆腔肌肉彈性下降,支持子宮的韌帶松弛,結果使整個盆底組織變得軟弱無力。
3、長期腹壓增高是一大因素。如慢性咳嗽、習慣性便秘、長期負重勞動、經常性地做用力不當的運動和腹腔長有腫瘤等都能引起腹壓增高,促使子宮下移。
另外,一些女性先天性子宮或盆底肌發育不良,也會使子宮過早脫垂。
子宮脫垂常常是在以上幾個原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有的生孩子時就有產傷,當時子宮下垂并不明顯,絕經后就會加重。如再有慢性咳嗽或便秘,勢必導致脫垂。
生育后應早防子宮脫垂
由于子宮脫垂絕大多數是分娩創傷的結果,因此是一種可以預防的疾病。產后若盆底肌或產道被損傷,必須及時修復。產后注意休息,避免久站、久坐和久蹲,更忌做挑重擔、肩背、手提重物等活動。但也應適當下床活動,不宜久臥(主要指仰臥)于床,否則也易使尚在恢復中的子宮韌帶變得松弛。
常做產后體操來鍛煉腹肌,并進行提肛肌收縮鍛煉,即用力收縮、放松肛門,就像排便結束時的動作一樣,每次連續進行10分鐘左右,每日數次。
Ⅱ、Ⅲ度脫垂者須手術治療
治療時須針對病因和自身狀況采取相應措施。對輕度者或年老體弱者,應以預防保健為主,必要時可用藥物控制。中醫認為子宮脫垂是中氣不足的結果,服用補中益氣的中藥有一定的輔助效果。與此同時,進行適度的提肛肌收縮鍛煉。
Ⅱ度以上脫垂者,手術是最有效的方法。對年輕、未婚或有望再生育者可以做曼氏手術,就是不切子宮體,只切一部分宮頸,并做陰道前后壁修補。目的是縮短韌帶,通過筋膜的縫合來加固盆底肌肉。不過,留下了子宮,手術后有再犯病的可能。
無生育愿望或已經絕經合并有子宮肌瘤或宮頸病變的婦女,常用方法是從陰道切除子宮,并修補陰道前后壁;對伴有膀胱和尿道膨出者,還須加固膀胱和陰道筋膜。
請注意,子宮脫垂手術是個大而精細的盆底重建術,稍有不慎就會損傷鄰近的膀胱和尿道。且由于原有的生理結構完全變異,可供再次修復的組織較少,若原手術又損傷過鄰近的器官,因而會越發增大再次手術的難度。
-
如何預防脫發 預防脫發的方法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對于脫發總是很難以忍受,但是一旦發生脫發情況,很多朋友卻又不知道如何解決,那么如何預防脫發呢?其實頭
-
新媽媽產后抑郁癥如何預防不注意調節好自己的心情很容易患上產后抑郁癥,這些我們大家隨時都是知道,但很多人沒有想辦法去遇到,就有那么一群人會患上這樣
-
保鮮膜產后瘦身行不行啊?保鮮膜減肥瘦身法已經是一種很常見的減肥方法了,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種方法是否有效果,今天呢,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保鮮膜如
-
產后月經遲遲不來的因素在女性順利進行完分娩后,使其身體的各個器官組織都有很大改變,繼而此時的月經也會有很長時間沒有排除,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而其
-
產后如何促進子宮恢復呢在其女性懷孕后的那一刻,為之身體內部變化最大的要屬子宮了,但一旦女性在進行完順利分娩后,為之身體就會逐漸演變之前的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