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產后子宮是否已恢復?
產后子宮恢復過程比較漫長,一般需要42天,所以人們常說的坐月子,其實應該以42天來算。子宮對女人來說非常重要,產后一定不要掉以輕心,那么如何來判斷子宮是否恢復了?如何才能促進子宮恢復呢?下面就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子宮是否恢復兩指標來判斷
1、如果子宮恢復良好,檢視剛生完的子宮底,從肚臍可以觸摸得到,到約兩個星期,子宮就無法摸到,除非是長子宮肌瘤。
2、產后惡露的顏色從鮮紅、暗紅、深黑到淡紅色,最后無色。但如果子宮過度后屈,產后惡露不容易排出,則影響子宮的恢復。
產婦避免長時間仰臥位,并鼓勵產婦早期下床活動。若確診為子宮后傾后屈位,每天應行胸膝臥位2次,每次15~20分鐘予以糾正。
產后多久子宮能恢復好?
1、子宮恢復的時間
子宮是女性在懷孕及分娩時身體內部變化較明顯的器官,它由原來的50克增大到妊娠時期的1000克左右。一般情況下,產后子宮需要大約6-8周才能恢復到孕前狀態。
2、惡露與子宮的關系
寶寶降生后,隨之而來的是胎盤的娩出,此時產婦陰道會排出一些棕紅色液體,包含有壞死的蛻膜組織、血液、粘液以及細菌等,在醫學上被稱之為惡露。惡露是否干凈是判斷女性子宮是否恢復正常的一個重要指標。
3、產后42天:惡露干凈,子宮正常
大多女性的惡露會在產后28天左右排出干凈,當然一些女性可能時間稍微長一些,但是一般情況下不會超過42天。因為產褥期是從產后2小時到產后6周,在此期間產婦身體機能都會逐漸得到恢復,子宮也不例外,會恢復到正常女性的身體狀態。因此產后42天即6周是子宮恢復的時期,不管是順產,剖腹產,鉗產或臀位助產,在此時間段內惡露都應該排干凈。
4、產后42天:惡露未干凈,子宮異常
若產后42天后,產婦仍有惡露排出,則說明子宮恢復異常。倘若同時有量、顏色、氣味等的異常及變化,則應注意是否為子宮疾病。比如胎盤殘留導致子宮收縮乏力,細菌經由陰道上行性感染或分娩時有隱性感染卻未及時治療,以及剖腹產傷口恢復欠佳等原因,產婦要及時到醫院復查并接受治療。
如何促進子宮恢復呢?
1、盡早開始進行母乳喂養:寶寶吸吮乳頭可以刺激子宮收縮,促進子宮恢復。
2、新媽咪要盡快排尿:因為膀胱充盈會影響子宮收縮,阻礙子宮下降。
3、按摩腹部:這樣做有助于促進子宮收縮。
4、產后盡早下床活動:新媽媽不要總躺在床上,產后4-6小時,只要體力允許,就應該適當下床活動,以促進惡露盡快排出,有助子宮復原。
5、不要過早地從事體力勞動:尤其不要提拉重物。不要長時間站立,也不要久蹲,這些都容易引發產后子宮脫垂。
產后子宮恢復的保健操
1、腹肌
平躺在床上,雙膝屈起,雙手放在腹部。
收縮臀部,將后背壓向床面,然后放松,多次反復。同時也可做盆腔練習。
2、胯部牽拉
平臥,一條腿彎曲,另一條腿伸直并屈曲足部,即足跟用力向前,使這條腿扭長,然后再向回縮,使腿縮短。注意膝蓋不要彎曲,背部也不要弓起。
3、踏步
平臥后雙腳前伸活動,也可抬起,上下踏步。這是產后可以做的第1項有助于防止踝關節和足部腫脹的運動。
4、仰臥
平臥,雙膝彎曲,兩臂平伸放在大腿上,抬起頭和雙肩,使雙手觸到膝蓋。
當孩子3個月時,可以試一試盆底肌肉。雙腿離地向上跳,同時用力咳嗽,如果有小便失禁,就應經常做盆底肌肉練習。6個月時如仍無好轉,就應去看醫生。
5、貓步練習
雙手雙膝著地,背部平直,雙手正好垂直于肩。向前蜷起一條腿,使膝蓋觸到前額,現將腿向后上方伸直,抬頭伸長頸部,注意從頭到腳跟形成一條直線,維持幾秒鐘,放下。交替做另一側。
6、起步
坐直,雙臂在胸前抱攏,吸氣,骨盆向前抬起,再慢慢向后,直到腹部肌肉緊張起采,維持一段時間。此時盡量保持正常呼吸。坐下、放松。
小編有話說:從妊娠到生完寶寶,對新媽咪來說變化最大的身體部位就是子宮。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子宮恢復都需要40多天的時間,恢復期間要注意觀察惡露變化,如果42天之后仍有惡露就應該就醫診治了。
-
如何預防脫發 預防脫發的方法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對于脫發總是很難以忍受,但是一旦發生脫發情況,很多朋友卻又不知道如何解決,那么如何預防脫發呢?其實頭
-
新媽媽產后抑郁癥如何預防不注意調節好自己的心情很容易患上產后抑郁癥,這些我們大家隨時都是知道,但很多人沒有想辦法去遇到,就有那么一群人會患上這樣
-
保鮮膜產后瘦身行不行啊?保鮮膜減肥瘦身法已經是一種很常見的減肥方法了,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種方法是否有效果,今天呢,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保鮮膜如
-
產后月經遲遲不來的因素在女性順利進行完分娩后,使其身體的各個器官組織都有很大改變,繼而此時的月經也會有很長時間沒有排除,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而其
-
產后如何促進子宮恢復呢在其女性懷孕后的那一刻,為之身體內部變化最大的要屬子宮了,但一旦女性在進行完順利分娩后,為之身體就會逐漸演變之前的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