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新媽媽 營養補充多遵循8個原則
產后新媽媽飲食進補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多產后新媽媽們做著的事情,但是專家要提醒的是產后進補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等等,下面是產后飲食的八個原則。
1、 補充高熱量飲食。產婦每日熱量的供應應增加800千卡左右,也就是在3000千卡左右。因孕婦分娩時,大量液體排出,如羊水、胎盤等,在生產過程中出汗較多,所以產后應多給高熱量的流質飲食,多喝湯水,以利促進身體恢復和促進乳汁的分泌。
2、補充高蛋白質飲食。產婦飲食中的蛋白質含量應高于平常的飲食50%以上,每天應在100克左右。因產婦產后都呈負氮平衡,故在產褥期要大量補充蛋白質。若條件許可,應以動物性蛋白質為主,如牛奶及其制品、雞蛋、大豆及其制品都是蛋白質和鈣較好的食物來源。
3、注意維生素及無機鹽的補充。妊娠期婦女大部分患有缺鐵性貧血癥,藥補效果不好,對胃腸道有刺激,產后應加強食補,動物血、肝、深綠色蔬菜都屬于含鐵量豐富的食物。很多專家認為孕婦從妊娠20周開始,一直到哺乳期結束為止,都應補充鐵劑。一般的習慣是產婦產后吃紅糖燉雞蛋,這是比較科學合理的習慣,因紅糖含鐵量較多。另外北方產婦產后吃小米粥,這也是較好的食物,因小米是粗糧,它所含的胡蘿卜素、鐵、鋅、核黃素等營養素比一般米面都多。但整個產后休養僅靠小米稀飯是絕對不能滿足產婦及寶寶營養需要的。還有的地方,每天給產婦吃6~7個雞蛋,蛋白質又過量了,也不合適。
4、產婦產后的飲食營養也應粗細搭配。同時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一般產婦在產后一個月內,有“做月子”的習慣。只注意多吃雞、鴨、魚、肉、蛋等食物,忽視了蔬菜與水果,這就容易造成維生素C及膳食纖維的缺乏,對乳母喂奶、嬰兒生長發育都有一定的影響。
5、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物。由于產婦臥床休息較多,腸蠕動減慢,經常發生便秘。如辣椒、巧克力等不吃或少吃。主食要多樣化,精細糧搭配。產后補養,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每日牛奶、雞蛋、魚、瘦肉、蔬菜、水果“都來點”。
6、補充水分很重要。剛剛生完小孩的你,除了生殖系統變化之外,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泌尿系統都會有相應的改變。同樣,消化系統也有一些特殊的變化。比如產后最初幾天常常感到口渴,食欲不佳,這是你胃液中鹽酸分泌減少、胃腸道的肌張力及蠕動能力減弱的原因;皮膚排泄功能變得極為旺盛,特別愛出汗;而且很多新媽媽還增加了給孩子哺乳的任務。因此在月子當中補充大量的水分變得尤為重要。補水不一定只喝白水,果汁、牛奶、湯等都是較好的選擇。水分的補充還有助于緩解疲勞、排泄廢物、使乳汁充足,好處多多。
7、別忘了補充鹽。有人說新媽媽在月子里不能吃鹽,所以飯菜、湯里一點鹽也不放。事實上,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鹽對新媽媽是很有益處的。由于產后出汗較多,乳腺分泌旺盛,體內的鹽很容易隨著汗水流失,因此適量地補充鹽分有助于產后體力的恢復。
8、喝湯有講究。豬蹄湯、瘦肉湯、鮮魚湯、雞湯等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營養,不僅利于體力恢復,而且幫助乳汁分泌,可謂最佳營養品了。但新媽媽喝肉湯也有學問。如果產后乳汁遲遲不下或下得很少,就應早些喝點肉湯,以促使下乳,反之就遲些喝肉湯,以免過多分泌乳汁造成乳汁瘀滯。肉湯過濃,脂肪含量就越高,乳汁中的脂肪含量也就越多。含有高脂肪的乳汁不易被嬰兒吸收,往往引起新生兒腹瀉,因此,肉湯最好不要過濃。如果新媽媽擔心湯里的油脂會使自己發胖,可以把湯晾涼一些,然后用吸管喝,這樣就可以避開浮在湯表面的油脂了。
-
吃了這些食物——孕吐不再嚴重女性在懷孕之后,營養的補充是很重要,營養均衡腹中的胎兒才能發育的更好。
-
產后奶水不足怎么辦?產后催奶食譜大全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孕媽媽在生完寶寶之后都會出現一些奶水不足這樣的癥狀,那么如果奶水不足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么辦才是最好
-
木瓜燉湯可以下奶嗎 木瓜和什么一起吃下奶生完寶寶之后奶水不足,給我們的孕媽媽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大的,也是會嚴重的影響到我們的安全的,所以在平時的時候有非常多的方
-
下奶的食譜有哪些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奶水不足,我們應該如何飲食才能夠讓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下奶的食
-
哺乳期奶少怎么辦 如何應對哺乳期奶水不足問題其實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生完寶寶在哺乳期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奶水比較少的,這樣的癥狀,那是哺乳期奶水比較少,給我們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