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保護 對寶寶聽力很重要
正常的聽力是進行語言學習的前提。聽力正常的嬰兒一般在10個月前出現標準喃語期,這是語言發育的重要階段性標志。出生6個月之內的先天性極重度聾兒與正常兒的發聲無顯著性差異,其差別出現在6個月之后。而嚴重聽力障礙的兒童由于缺乏語言刺激和語言環境,不能在10個月前進入標準喃語期,在語言發育最重要和關鍵的2-3歲內不能建立正常的語言學習,最終重者導致聾啞,輕者則導致語言和言語障礙、社會適應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學習困難等心理行為問題。
如果能在嬰兒6個月內及時發現聽力障礙,可進行人工干預如人工耳蝸、使用助聽器等人工方式幫助其建立必要的語言刺激環境,則可使語言發育不受或少受損害。由此可見,早期發現聽力障礙在預防聾啞和語言發育障礙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孕期避開影響寶寶聽力的危險因素
懷孕期間,有一些因素可以影響胎兒的聽覺發育,引起聽力損失。因此,加強孕期保健也是避免聾兒發生的重要環節,應盡量避免這些可影響胎兒聽覺發育的疾病和危險因素:
①風疹:母體如果被風疹病毒感染,能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出現先天性風疹。
②性病:如孕婦患了性病,如梅毒或淋病,都會傳給胎兒。
③流行性感冒:是由感染病毒引起的。
④接觸有害物質如苯、汽油、甲醛、放射線等。
⑤應用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等。
另外,出生時的窒息、產傷,生后嚴重的黃疸、中耳炎、細菌性腦膜炎、腮腺炎等也會造成兒童的聽力損傷。因此,一旦出現這些疾病應及時治療。
如何觀察寶寶聽力是否正常
由于小兒的表達能力未發育完善,很多疾病及藥物等因素導致他們聽力損害,卻不能很快被發現。因此,要及時了解小兒聽力是否正常,只有靠孩子家長及身邊的人多加留意,并學會通過觀察嬰幼兒的生活行為來判斷和掌握其聽力變化情況。
嬰兒的正常聽覺反應
0-3個月 對突然聲響有驚訝反射或睡眠中被驚醒。4-6個月對日常的各種聲音(玩具電視樂器門的開關聲等)表示關注(會回頭),可對鈴聲或汽車喇叭聲轉頭。7-9個月 關心外面的各種聲音(車聲、雨聲、飛機聲等),會尋找聲源。10-11個月 不注意時悄悄靠近,輕呼其名也會轉過頭來,伴隨音樂節奏舞動身子。1歲左右 聽懂簡單說話的意思。
嬰幼兒正常的說話時間
1-3個月 可簡單發音。4-8個月 可發出連續音節。9-12個月 學語的萌芽階段,常“咿咿呀呀”不停地學說話。1歲半到2歲 可以說簡單句。3歲時會說復合句,會背兒歌,講小故事。因此,所謂“男孩說話晚,3歲不會說也正常”的說法絕對是錯誤的。
-
運動胎教 散步是不二之選胎教越來越流行,為了實現優生優育,孕婦們都非常的重視胎教,胎教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音樂胎教,光照胎教等,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
-
懷孕中晚期如何進行胎教懷孕分為很多階段,但是,在懷孕中晚期的時候應該進行一定的胎教,因為在這個時期是進行胎教的最佳時期,可以提高寶寶的一些聽覺
-
懶孕媽的有哪些胎教方法一些女性在懷孕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懶惰的現象,為了不耽誤一些胎寶寶的胎教方面,應該給自己制定一個好的胎教方法。但是,為了
-
怎樣的撫摸胎教方法正確胎教是非常重要的,合適的胎教可以讓自己的寶寶更加聰明,當寶寶出現時,可以提高寶寶的聰明度,所以,平時一些媽咪可以在孕中期
-
準爸爸你會做好胎教工作么現在很多家庭在懷孕期間就注意進行胎教,真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孕期的時候大家都會做胎教,但關于胎教其實準爸爸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