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月齡嬰幼兒喂養指南
小寶寶的降臨,家人們非常的高興和開心,所以,平時大家需要注意孩子的飲食方式,避免造成孩子深受影響,而且,7月到24月大的嬰幼兒,依舊要吃母乳,唯一喂養的方式就是注意營養搭配,合理膳食,那么,7-24月齡嬰幼兒喂養指南?
條目1:繼續母乳喂養,滿6月齡起添加輔食。
解讀:盛曉陽表示,母乳仍然可以為滿6月齡后嬰幼兒提供部分能量,優質蛋白質、鈣等重要營養素,以及各種免疫保護因子等。嬰兒滿6月齡后仍需繼續母乳喂養,并逐漸引入各種食物。輔食是指除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其他各種性狀的食物。此外,不能母乳喂養或母乳不足時,需要以配方奶作為母乳的補充。
條目2:從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逐步添加達到食物多樣。
解讀:嬰兒最先添加的輔食應該是從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在此基礎上逐漸引入其他不同種類的食物以提供不同的營養素。
專家表示,家長在添加輔食時,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循序漸進。從泥糊狀食物開始,逐漸過渡到半固體或固體食物,如爛面、肉末、碎菜、水果粒等。每引入一種新的食物應適應2~3天,密切觀察是否出現嘔吐、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適應一種食物后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
條目3:提倡順應喂養,鼓勵但不強迫進食。
解讀:父母以及喂養者首先要耐心喂養,鼓勵孩子進食,但決不強迫喂養。同時,鼓勵并協助嬰幼兒自己進食,培養進餐興趣。進餐時,不要讓孩子看電視、玩玩具,每次進餐時間不超過20分鐘。此外,父母應保持自身良好的進食習慣,成為嬰幼兒的榜樣。
條目4:輔食不加調味品,盡量減少糖和鹽的攝入。
解讀:嬰幼兒輔食應該單獨制作,輔食應保持原味,不加鹽、糖以及刺激性調味品,保持淡口味。淡口味食物有利于提高嬰幼兒對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減少偏食挑食的風險。淡口味食物也可減少嬰幼兒鹽和糖的攝入量,降低兒童期及成人期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1歲之后,逐漸嘗試淡口味的家庭食物。
條目5:注重飲食衛生和進食安全。
解讀:目前,市場的輔食存在品種有限、添加物較多等問題,因此,家長不妨在家為寶寶制作健康、安全的輔食。在家制作時,要選擇新鮮、優質、無污染的食物和水。制作輔食前須先洗手。制作輔食的餐具、場所應保持清潔。輔食應煮熟、煮透。制作的輔食應及時食用或妥善保存。
條目6:定期監測體格指標,追求健康生長。
解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修訂專家委員會表示,適度、平穩生長是最佳的生長模式。每3個月一次,定期測量身長、體重、頭圍等體格生長指標,有助于判斷7~24月齡嬰幼兒的營養狀況。對于生長不良、超重肥胖,以及處于急慢性疾病期間的嬰幼兒應增加監測次數。
溫馨提示:大家應該注意孩子的喝奶方式,而且也要注意一些喂養方式。要注意鼓勵孩子飲食,不要強迫孩子吃東西,平時大家應該注意合理的飲食,少吃一些油膩的食物,避免過多糖的攝入,這樣的危害是很大的,大家應該重視自己的飲食,全面的進行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