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怕打針 媽媽巧用“心理戰術”
寶寶在生病時,如果吃藥好不了,只能打針了,那么如果寶寶怕打針,媽媽應該怎么辦?巧用心理戰術最有效!
前段時間,怕打針小寶寶杭杭的表情萌翻了網友,不知道你家寶寶面對打針,是不是也會怎么恐懼,那如果遇到賣萌不肯打針的寶寶,媽媽們又該怎么做呢?心理專家教你三步,搞定不打折小寶寶。
平時,莫拿打針嚇唬小寶寶
心理專家說:心理的疼痛會帶來更大的傷害
打針留給身體的疼痛感,以及疼痛感所帶來的恐懼,媽媽溫柔耐心的撫慰很快就能化解;但是,如果這種疼痛帶有懲罰的意味,那么這種生理上的疼痛,就會帶來一種心理上的疼痛和恐懼,它往往會沖淡親子之間的情感,給這種親密關系帶來破壞。
習慣用打針來嚇唬不聽話的寶寶,這種做法在無形中給寶寶傳達了一種信息:不乖的孩子就要打針。因此,在寶寶,打針這件事被賦予了一個新的意義:因為我被打針,所以我是壞孩子。這相當于間接地給孩子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簽。而這將嚴重影響孩子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認同。如果這種對“壞孩子”的認同不被阻斷,那么,孩子的行為就會更加朝向壞孩子的標準發展。
小編提示:別給寶寶貼負面標簽
不要用“打針”嚇唬寶寶,并以此要求他去做家長想要他完成的事情;如果想讓男孩更勇敢、更堅強,可以在平時用故事來告訴他,而不是在打完針之后,要求他“你是男孩,男孩打針不哭”,更不要嘲笑他,說類似于“你瞧瞧你,還男孩呢,哭得就像個小妹妹一樣”的語言。
打針時,媽媽要面不改色
心理專家說:1歲以前的寶寶,往往會通過媽媽來感知外面的世界
一般來說,寶寶的自我意識要到1歲之后才開始萌芽,在這之前,寶寶不會意識到自己是個單獨的個體,而是以為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媽媽是寶寶與外界建立聯系的通道,寶寶通過媽媽來感知外在世界。這個時候媽媽的情緒管理能力對寶寶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時候的寶寶還不能理解語言的涵義,他們直接通過感覺大人的情緒來實現交流的。有的時候,父母可能還沒覺察到自己的情緒變化,而小寶寶卻已經準確無誤地捕捉到了。
部分媽媽內心里可能有很多未釋放的恐懼,對打針這件事有未處理的情結,而且媽媽自己可能就害怕打針;蛘哒f,打針所關聯的感覺觸發了媽媽的某種被隱藏的記憶。這些,寶寶自己可能都還沒感覺到,但是已經被柒柒捕捉到了,而寶寶分不清這種對打針的恐懼究竟是媽媽的還是自己的,她只是單純地感覺到了,所以也就會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來。
好文推薦:
-
女性孕前調理的重要性 孕前檢查必查項目在懷孕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很多人都是特別的擔心自己的身體或者擔心小寶寶的一個生長發育的,其實女性孕前調理的一些重要性也是非常
-
懷孕期間如何正確選購內褲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在懷孕期間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內褲,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重要的幫助,那
-
如何有效預防妊娠紋我們有了妊娠紋這方面的危害的話,對于我們的孕婦來說,也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非常大的影響的,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有效的預防妊娠紋
-
夏季天氣炎熱,如何給寶寶防暑降溫對于新生兒和嬰幼兒來說,夏季是一個比較難過的季節,因為新生兒和嬰幼兒的自我體溫調節功能較差,很容易出現長痱子、中暑等情況
-
夏季寶寶拉肚子怎么辦?夏季寶寶拉肚子怎么辦?寶寶腹瀉是寶寶中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媽媽們無需過多擔憂,而夏季又是寶寶腹瀉的高發季節,因為濕度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