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寶寶說話能力4建議
一、成人在照料孩子生活時一定要伴隨語言
在孩子降生后,聽不懂話,更不會說話的時候,成人在照料他生活的時候一定要伴隨語言,如:喂奶時"寶寶,媽媽來抱你了,吃奶了",換尿布時"寶寶尿濕了,媽媽給寶寶換尿布了,好舒服呀!""現在洗澡了,媽媽幫寶寶脫衣服了,先脫左手袖子,再脫右手袖子,下水了"。
在孩子醒來時和他說說話或說支歌謠。媽媽的自言自語雖然孩子聽不懂,但是經常地說有助于孩子理解發生在他身上的行為。不怕他此時聽不懂,而在于給孩子做語言的積墊——語音的、語調的、語義的。因此,孩子聽不懂不會說時也要和孩子說話,因為孩子是先學會聽,聽懂后,再會說。
二、要耐心地聽孩子講
1歲左右開始說話了,我們要耐心地聽孩子講,孩子講得慢,說不成完整的句子,父母不可催促,而是要注意幫孩子將這句話說完整。
如:A 寶寶說"濕濕了",媽媽接著說"寶寶尿濕了,媽媽來給寶寶換尿布。"B 孩子說:"拿"同時手伸向桌子,媽媽說:"寶寶要拿桌上的桔子嗎?來,媽媽幫助你。"媽媽拿來一個小板凳,讓寶寶站上去,寶寶伸手拿到了桔子,媽媽對寶寶說"寶寶拿到了桔子,高興嗎?"
三、和孩子說豐富詞匯的游戲
(對18——24個月大的孩子進行的游戲)
1.將物品分類——將物品與圖卡配對
2.顏色分類——將物品與圖卡配對
3.形狀分類——將物品與圖卡配對
4.種類分類——將物品與圖卡配對
四、多讓孩子參與日常生活的活動:
1.讓孩子認識生活用品
日常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如衛生紙、杯子、毛巾、衣服、要讓孩子拿取;
2.隨時隨地交給孩子認識物體
如在超市里購物時,讓孩子認識水果;
3.讓講故事、說兒歌成為一種習慣
聽故事對孩子是樂事,對小年齡(2個月-1歲半)的孩子講的故事不要長,情節簡單,還要盡量用相同的語言在重復故事里的情節;
4.講故事要面對孩子有聲、有色地演繹人物情節
以喚發孩子的想像力,引起情感的共鳴,跟著情節走;
5.講故事時,注意觀察孩子的反應
有時還可停下來讓孩子提問,看看孩子是否聽懂了故事,如果孩子累了, 不愿聽了就休息;
6.不要用放錄音來代替父母講故事
放錄音聽故事遠不如父母面對面給孩子講故事的效果好;
7.成人語言的示范作用
孩子是從模仿中獲得語言能力的,因此,孩子周圍成人的語言的正確(與否)如語言、語調,詞匯的優美與豐富,語句的準確與干煉,都影響著孩子語言發展的水平和質量。
父母有時會很忙碌和勞累,往往與孩子相處時,只希望孩子安靜、不吵鬧,孩子的要求都給予滿足,吃飯、洗澡等生活能力——代勞,而語言的使用和交流較少。這樣就會造成孩子對語言學習慢,對語義的認識也遲緩,而無法在敏感期促使孩子語言的發展。
-
寶寶上火了怎么辦 引起寶寶上火的食物大家都知道寶寶的體質和大人肯定也是有著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吃了食物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上火的,而且寶寶上火也會感覺特別的
-
手機輻射對孕婦的影響大嗎 如何減輕輻射我們都知道在懷孕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變得特別的小心了,而且當然有一部分的人經常的玩手機,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懷孕的時候,到底
-
懷孕泡溫泉有好處嗎 孕婦泡溫泉要注意什么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女性在懷孕的時候身體也是越來越虛弱了,而且有的人感覺特別的不舒服,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如果是稍微不注
-
寶寶打嗝有什么危害 如何預防新生兒打嗝很多的新手媽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肯定會發現寶寶在吃完東西的時候會不停的打嗝,而且這個時候感覺也是特別的不舒服的,可是很多
-
女性孕前調理的重要性 孕前檢查必查項目的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如果是想讓自己生一個比較健康可愛的小寶寶,就是在懷孕之前的一些調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懷孕之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