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檳榔性質比吸煙的危害更大
現在世界上有很多人喜歡咀嚼檳榔并形成習慣,甚至有的地方是一家大小都在咀嚼檳榔。你對檳榔的了解有多少?你知道咀嚼檳榔的害處嗎?它帶來的害處遠遠不止形成牙齒力度不足,牙根松動那么簡單,最可怕的是口腔癌悄悄地降臨,接下來我們一起認識一下檳榔的“邪惡”。
咀嚼檳榔容易導致口腔癌,這主要與檳榔含有的化學物質經咀嚼后形成致癌化合物——亞硝胺類物質有關,研究者從嚼檳榔的人的唾液中檢測出三種亞硝胺類物質。另外,檳榔質硬,易使口腔黏膜受損,特別是用荖花(或稱為榔葉)和石灰包裹后對口腔的磨損更厲害,經常使口腔黏膜處于受損狀態,增加癌變幾率。煙草(包括嚼食和吸煙)還和檳榔“臭味相投”,共同促進口腔癌的形成。
許多調查研究的資料都表明,經常咀嚼檳榔與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口腔癌、口腔白斑、牙隱裂、牙根縱裂等多種口腔疾病的發生有關,特別是用荖花和灰粉包裹檳榔咀嚼,更易增加其致癌風險。
鐘凱告訴記者,1985年科學家就已經發現含煙草成分的檳榔制品致癌的確鑿證據,只是當時沒有足夠證據證明檳榔本身就能致癌。后來流行病學證據逐漸出現,尤其是從印度、巴基斯坦獲得了含煙草和不含煙草成分的檳榔制品都能致癌的證據。同時,大量的動物實驗和體外實驗證據不斷涌現,證明不僅檳榔制品有致癌性,其青果同樣致癌。
在致癌物分級中,檳榔屬一類致癌物,雖然致癌物等級和致癌性的強度沒有必然聯系,但“一類致癌物”意味著它對人的致癌作用證據確鑿。
“沒有直接因果關系”的說法具欺騙性
檳榔食用時味微澀略帶甜辣,有輕微刺激感,可使人發熱興奮,因此咀嚼檳榔有成癮性。人類咀嚼檳榔的歷史非常久,目前,喜食檳榔的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印度、我國南方及臺灣。雖然流行病的研究發現嚼食檳榔與口腔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但目前全世界約有兩億人咀嚼檳榔,而且還不斷增加中。
在歐美,癌癥譜排行前幾位的分別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直腸癌,但是東南亞國家口腔癌一直名列前茅。在南亞一些地方,口腔癌甚至是男性癌癥第一殺手,這是證明檳榔與口腔癌相關性的非常重要的佐證。
“檳榔和口腔癌沒有直接因果關系,這完全是混淆視聽”,鐘凱告訴記者,“這個說法從科學上講完全正確,因為理論上不可能完全排除別的原因導致口腔癌的可能性,其實這是一種很具欺騙性的說辭,容易被某些人用來胡攪蠻纏,最后陷入詭辯”,鐘凱說,“對于任何一種慢性損害或長周期事件都存在這一現象,比如吃鹽多和高血壓有相關性,但吃鹽多和高血壓并無因果關系;長期喝高糖飲料和肥胖有相關性,但長期喝高糖飲料和肥胖未必是因果關系”,嚴謹的研究者只能說“檳榔可以增加患口腔癌的風險”或者“吃檳榔與口腔癌高度相關”。
應像戒煙一樣戒檳榔
檳榔是棕櫚科植物檳榔的種子,嚼著吃的檳榔是將果實去核,用荖花、石灰包裹制成,也有一些國家和地區是把檳榔、煙葉和其他一些原料混在一起制成嚼塊。它也可入藥,一般主要作為驅蟲藥使用,已列入藥典管理目錄。
臨床上正確使用檳榔可以達到治病效果。但專家建議,嚼檳榔弊大于利,為了減少口腔癌的發病風險,應盡可能改變嚼食檳榔的不良習慣。
近些年來,檳榔產業不斷擴大,僅在印度的規模就超過每年數億美元。由于檳榔可能帶來的公共衛生問題,一些國家或地區早已開始控制,比如美國1976年就嚴禁各州之間運輸檳榔果,加拿大直接禁止銷售檳榔產品。
對于檳榔,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應像戒煙一樣戒檳榔,目前已經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證明檳榔是致癌物。不僅人們要形成對檳榔的正確認識,對于如此嚴重的后果政府更要加大對檳榔消費地區和人群的宣傳,讓更多人知道檳榔危害健康。
-
女人身體有這4種“跡象”,提醒你該檢查婦科了,為了健康看看吧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都會出現一些非常多的危害。對于我們的女性朋友們來說,如果身體當中出現了這種現象的話,說明你應
-
女性健康離不開這5個重要提示女性朋友們的身體健康和我們的生命也是息息相關的,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并不知道,要想自己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話
-
健康跑步的方法是什么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跑步,才能夠幫助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和長壽的,那么健康跑步的方法到底有哪些呢?
-
健康跑步的方法有哪些跑步對人體的好處非常多,跑步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比較多,應該要選擇合適的鞋子,跑步前應該要做好充分的熱身運動,并且要做好跑后
-
吃一根香蕉就能預防中風 這些食物都有用說起香蕉,這是在我們生活中經常可以吃到的一種食物,關于吃香蕉的好處,很多人也是都知道的,但是你知道嗎?吃香蕉竟然還能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