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一種環保的健身方式
我們知道,鍛煉是對我們身體有益的,但是早上鍛煉好,還是傍晚鍛煉好呢?哪一種更環保健康科學呢?其實很簡單就可以知道答案的,讀完下文吧。
只要適合自己晨練晚練都無妨
“從理論上來說,黃昏時分,大氣內的氧氣濃度最高,人的感覺最為靈敏,協調能力最強,體力的發揮和身體的適應能力最強,并且這時血壓和心率既低又平穩,確實是適宜鍛煉的好時段。”專家說,但是,這并不表示一天中的其他時間就不適合運動。
不同的人之間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心肺功能、體質狀態不同,其運動時間、運動頻次、運動方式也不應千篇一律。應該說,鍛煉的最佳時間并不是絕對的,各人之間肯定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有條件的話,專家建議,最好根據健康體檢單和自己的作息及飲食規律,咨詢一下醫生。
此外,對于都市中的上班族來說,黃昏時分有的正在加班,有的正在匆匆忙忙往家里趕,正是忙忙碌碌的時候,讓他們每天擠出一個小時做運動,非常不現實。
其實,對絕大多數正常體質的人來說,只要避開飯前半小時、飯后一小時以及睡覺前一小時內,其他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體育鍛煉。如果已經養成了晨練的習慣,持之以恒一定也會獲益多多,根本沒必要改成晚練。
運動時間夠不夠、運動方式適不適合自己,有一個很簡單的測量辦法,精神飽滿、食欲很好、睡眠質量佳,早起測量脈搏,每分鐘跳動次數和以往差不多或變緩,那么恭喜你了,這說明你現在的運動量和運動方式非常適宜;反之,如果運動一段時間之后,經常犯困、睡眠不好,早起測量脈搏,每分鐘跳動次數比以往多6次以上,這表示你的運動過量了,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調整。
此外,運動量也切忌一成不變。比如跑步,一開始時間應該短一點,速度慢一點,身體適應一段時間后,再逐漸延長跑步時間、讓速度更快一點。
被動鍛煉更易運動受傷
專家提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運動中培養運動興趣和自我鍛煉的能力,這對于中學生們更為重要。研究發現,主動鍛煉比被動鍛煉的效果要好很多。主動鍛煉時,人們心情愉快,內分泌系統運轉更好,運動時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受傷。而在被動鍛煉時,本來就一肚子怨氣,情緒和身體對著干,肌肉的協調能力不好,更易導致運動損傷。
早上6~8時適宜鍛煉
男生和女生身體狀況有差別,運動項目也切忌雷同。在早上集體鍛煉之后,傍晚的安排就應該體現特色和差異性。男生力量比較強,可進行舉重、啞鈴、籃球、足球等。而女生身體柔韌性好,可安排體操、健身操、單車、游泳等。
一般來說,早上適宜鍛煉的時間在6時到8時之間,傍晚適宜鍛煉的時間為五六時,鍛煉半小時后方可吃晚飯。早晚各鍛煉半小時并不是絕對的,最好根據季節來調整。夏天早上是一天中最涼爽的時候,運動時間可長一些,傍晚天氣太熱,運動時間可短一些;冬季則相反,早上可適當縮短運動時間,不足的在傍晚補齊。此外,夏天天氣太熱,可適當多安排一些室內運動如游泳等。
需要提醒的是,運動并非一定就會健康。對于中小學生來說,每天應保持9~10個小時睡眠。如果為了追求運動效果,一味早起,反而對身體有損。充足的睡眠、均衡的營養再加上適當的運動,只有三者密切結合,才能給人帶來健康。此外,早上鍛煉之前,一定要吃點流質食物如牛奶、飲料等,切忌空腹上陣。中午要吃好一些,別動不動就吃快餐。
-
手機傷健康的七宗罪手機的新時代人手必備的高科技產品。手機便利了我們的生活,同時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樂趣。但是手機也在損害我們的健康,讓我們無形
-
科技與健康:五種行為最損害五官生活在科技的帶動下變得便捷而且豐富多彩。可是,科技也給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負面危害。科技的表現在于地鐵的便利,電腦手機的
-
低碳環保 環保比基尼可自動降解低碳已成為時下最流行的一種生活方式,這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是一種順應時代潮流的生活理念。最近網上出現了一種可降解
-
小心身邊的轉基因食物 轉基因食物危害大全科技總是一把雙刃劍,科技在帶給我們方便的同時,也在產生著一些負面產物,這些產物涉及到人們生活的個個領域,其中之一就是食物
-
小心兒童鉛中毒 鉛超標怎么辦生活中由于一些工業廢水的隨意排放和廢氣電池等含鉛制品的隨意丟棄,導致我們的食物或者飲用水里可能含有少量的鉛,對于大人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