葷菜和蘑菇都有哪些種做法呢
蘑菇是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種菜,它食用起來口感特別棒。我們做各種湯時總是不忘往里面添加一點,那樣味道會更好。其實蘑菇也做成各種各樣的菜系的。今天我們就具體為大家介紹一下。
鮮奶炒蘑菇
原料:鮮奶150 g,蛋清150 g,鮮蘑菇50 g,番茄1只,生油200 g,精鹽6 g,白糖8 g,味精5 g,水生粉適量。
制法:將鮮奶倒入蛋清中,加水生粉適量,調拌均勻;鮮蘑菇洗凈,入開水鍋中滾過,撈出瀝干水分;炒鍋內放生油燒熱,將蘑菇倒入炒至色呈金黃,放點鹽,略炒即好,倒出冷卻;鍋燒熱,放入油燒至四成熱,倒入蛋奶漿,使之慢慢凝固成片后,撈出瀝油;鍋中加上湯、鹽、味精、糖、蘑菇,倒入蛋奶片,勾薄芡,翻炒均勻,出鍋裝盤;番茄洗凈,切薄片圍邊即成。
功效:潤膚養顏,扶正補腎,適用于婦女產后體弱、中老年病后體虛、皮膚干燥、視力減退、頭暈眼花之調養。
烤蘑菇
原料:蘑菇25個,黃油100 g,大蒜2瓣,蝦100 g,香芹、鹽、胡椒各適量。
制法:蘑菇清洗干凈,去掉蘑菇腳;將黃油、香芹、蒜泥、鹽和胡椒混合在一起,作為配料待用;將洗好的蝦和配好的料填在蘑菇里,放入烤箱,直到烤熟為止;最后,可以用小勺在鍋里稍微將填餡兒白蘑菇煎黃,趁熱食用。
功效:補腎壯陽,滋陰降壓,適用于中老年男性肝腎虧虛、陽氣不足、早泄陽痿、腰膝無力、頭暈眼花、舌淡、脈細無力等。
排骨蘑菇湯
原料:大排骨500 g,鮮蘑菇100 g,番茄100 g,紹酒15 g,精鹽5 g,味精3 g。
制法:將每塊大排骨用刀背排松,再敲斷骨髓后加料酒、鹽腌漬15分鐘;器皿中加入沸水,放入大排骨,撇去浮沫,加酒,低火15分鐘,再高火8分鐘,放入蘑菇、味精調味并放入番茄塊,燉至湯濃味香即可。
功效:補氣補血,健脾開胃,適用于氣血不足、面色無華、失眠健忘、腹脹腹瀉、小腹冷痛、腳后跟酸痛、口淡食欲不振等。
鵝血蘑菇湯
原料:鵝血200 g,蘑菇100 g。
制法:將凝固鵝血切小塊,蘑菇水發后切條塊,起鍋倒入植物油,先炒蘑菇5分鐘后,倒入鵝血塊,旺火速翻炒至熟透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補益精氣,軟堅散結,適用于腹部腫瘤、氣血痰阻、腫塊堅硬、固定不移、時有疼痛、嘔吐物如赤豆汁、時或見黑便如柏油狀、形體消瘦、面色蒼白、精神疲乏、舌質帶紫帶紅、脈細澀等。
蘑菇里脊
原料:豬里脊肉200 g,水發蘑菇100 g,精鹽3 g,味精2 g,紹酒15 g,蔥段4 g,雞蛋清25 g,芝麻油10 g,熟豬油750 g(實耗油70 g),濕淀粉25 g。
制法:蘑菇洗凈,大片切小;豬里脊用頂刀切成薄片,用精鹽、雞蛋清抓漬后用淀粉上漿;炒鍋置火上,下入熟豬油,燒至三成熱時,放入里脊肉片劃散,瀝油待用;原鍋留底油,投入蔥段稍煸炒,放蘑菇、高湯、精鹽和里脊片,加入紹酒、蔥段稍炒勾芡,淋明油顛翻出鍋裝盤即成。
功效:補血滋陰,降壓降脂,適用于動脈硬化、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未老先衰、腹脹腹痛之調養。
蘑菇蒸武昌魚
原料:武昌魚1尾(其他魚也可),熟火腿、水發蘑菇、凈冬筍各50 g,精鹽、雞油、雞湯、味精、胡椒粉、蔥結、姜塊、料酒各適量。
制法:魚宰殺洗凈,在魚身兩側切上刀花,然后撒上精鹽,擺在盤中;蘑菇、熟火腿洗凈后切薄片,相間隔地擺在魚身上面;冬筍切薄片鑲在魚的兩邊,加蔥結、姜塊、料酒。鍋置火上,下清水燒沸,將魚連盤上籠蒸約15分鐘,至魚眼突出、魚肉已松軟時潷出湯汁;炒鍋中下雞湯燒沸,加入雞油、味精澆在魚上面,撒上胡椒粉即成。
功效:滋陰補腎,祛風利尿,適用于慢性腎炎、下肢浮腫、小便不利、血壓增高、腰酸腿軟等。
雜肉燉蘑菇
原料:蘑菇150 g,牛腿肉250 g,豬小排骨250 g。
制法:后兩味溫水洗凈,入開水煮5分鐘,撈出來溫水洗干凈然后放到燉鍋里,加上蘑菇、洋蔥、姜、黃酒、糖上火燉;剛燒開的時候把浮在上面的臟東西撇掉,然后開大火猛燉45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補陰血,潤肺止咳,適用于陰虛血少、面色潮紅、皮膚干燥脫屑、舌紅少苔、脈細數等。
愛吃蘑菇的你現在是有很多的選擇了吧。
-
春季困乏 如何消除春困春天在陽光充足的普照之下,我們會盡情享受著這暖暖的陽光,而且適當的在接受陽光的照射下也極力于身體的保健,但有的人群會在此
-
春季養肝的方法有哪些春季是做好身體養生保健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對人體積極維護肝臟的保養方面,特別是對現在整日熬夜加班的白領和工薪階級較高的人群
-
導致男性出現口臭的兇手男性平時會有一些非常尷尬的事情,比如口臭,如果自己在一些公共場合和他人說話時有口臭,這樣會讓別人非常的反感,而且,也會對
-
春天的太陽是最好的補藥開春之后,只要出現了艷陽天,無論是公園里,還是山上,都會有很多的市民朋友們去曬太陽,暖和的陽光曬在身上很舒服,但曬太陽的
-
男性練瑜伽有三大好處瑜伽,是很多女性朋友們健身運動的首選,運動量不大,還可以提升身體柔韌性,拉動筋骨,但是男性朋友練瑜伽的就寥寥無幾了,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