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酸干苦臭甜”,警惕這些疾病
口腔有異味,不僅為個人的社交帶來不好的影響,更有可能帶來不同的疾病。中醫認為,口腔里氣味的變化,往往是一些疾病的信號。
口苦,多因肝膽有熱
口干、口苦,多因肝膽有熱導致。嘴里總感覺苦,吃飯就不多,同時也會影響消化功能,導致小便黃、大便干結等情況,是一連串的問題。
患者首先要做B超排除膽囊炎的可能;同時也需檢查肝功能,排除肝臟本身的問題。若二者都無大礙,可用中藥系統調理。
膽囊炎引起的口苦,可服用清熱疏肝的中藥,如龍膽草、柴胡、黃芩、梔子等。
肝功能異常引起的口苦,可服用保肝的藥物,如當歸、白芍等。
若無器質性病變,可服用偏重于消化的藥物,如黃連、麥芽等。
口酸,也屬肝膽疾病
肝熱則口酸,這種情況多見于胃炎和消化道潰瘍等疾病。所以治療胃病的同時,要兼顧肝膽。
患者最好先做個胃鏡,排除胃部的器質性病變,也可做B超排除膽囊炎。一般情況下,二者共存。
治療該病,多使用川黃連、吳茱萸、浙貝母、烏賊骨等清熱、祛濕、祛酸的中藥,它們的優點是能在治病的時候,最大限度地保護胃黏膜。
口甜,多因脾胃濕熱
脾胃的濕熱一重,人就會感到食欲不振、身上疲乏酸困,吃飯沒味,總感覺嘴里犯甜,這就得用中藥調理。
治療該病,整體原則要芳香化濕。一般多使用有芳香化濕功效的藿香、佩蘭;有健脾功效的茯苓、薏仁;再配合具有消化功效的中藥。
口臭,多數消化不好
口臭的患者最好先到口腔科排除牙周炎、齲齒、口腔潰瘍等疾病,若無此類疾病,當屬消化功能不好所致。
治療該病,光用芳香藥物,只能暫時掩蓋口腔里的臭味,終究不能治本,根本之道是消食化積。可采用陳皮、半夏、枳殼、麥芽、焦山楂、雞內金、炒萊菔子等消食化積的中藥,也可在此基礎上加一些白蔻仁、砂仁等芳香化濕的中藥。
相關文章
-
避免受傷的心靈之窗——眼睛保健常識眼睛是心靈之窗,一雙明亮的眼睛使人顯得有神韻,通過歲月的洗禮眼睛是騙不了人的,各種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之下眼睛備受傷害。由
-
幾招保護自己五官的小辦法其實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保護我們的五官,讓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幾個小妙招保護我們的五官的小辦
-
鼻子上長痘痘是什么原因 教你如何對癥下藥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鼻子上長痘痘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而導致的,會不會給我們的生命帶來非常大的困擾的,那么鼻子上
-
口腔潰瘍疼痛難忍?3招斬草除根提起口腔潰瘍,大家應該并不陌生,很多人都受到過口腔潰瘍的折磨,其中有些人不小心咬了口腔內一下,結局就可能會出現很長時間的
-
保護牙齒的方法有哪些大家要養成勤刷牙的好習慣,最好堅持早晚刷牙,能夠清除口腔內的有害物質,平時應該要少吃堅硬的食物,這樣可以減少食物對牙齒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