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飲食進補 當心五大誤區
冬天是一個進補的好季節,很多朋友會抓住飲食來進補,可飲食進補的誤區你知道多少呢?下面就來看看冬天進補的誤區有哪些?一定要看完本文哦。
誤區一:進補過急
很多老百姓急吼吼的就開始了進補大餐。可大餐過后,卻常又覺得腸胃不適。于是有的人便認為自己虛不受補,放棄了進補計劃。其實問題不在于進補的食物上,而在于進補的方法不對頭。冬季進補時,最好先做引補,調整好脾胃功能,為大補做好準備,這樣就可以避免進補的不耐受反應,使得進補事半功倍。什么是引補呢?就是先把脾胃功能調好,可吃吃些健脾開胃藥物,如黨參、太子參,炒意苡仁,山藥、蓮子,砂仁等。
誤區二:補不對癥
根據各人的體質來選擇補品和進補方式,在進補之前應先了解自己的體質。有的老百姓不辨體質,看到別人進補什么自己也跟風,或者根據個人想象給自己下結論,結果往往達不到進補的效果。中醫把人的體質分為九種:有平和質、陽虛質、陰虛質、氣虛質、痰濕質、濕熱質、氣郁質、血瘀質、特稟質。而這個體質往往不是單一的,常常是幾種體質的混合,如可能既有陽虛,又有氣虛,同時還有痰濕癥。這就和單純的陽虛或氣虛的進步法不同。辨證錯了,很有可能導致后面進補醫治的錯誤。
誤區三:劑量欠妥
進補的藥材,必須遵循的量要少,持續時間長的原則。例如:人參每人每次不超過5克,每周服1~2次。阿膠每人每次不超過10克。劑量小了不奏效,劑量大了則會出現副反應。如有的老百姓喜歡一次用藥材較多,導致出現“上火”,也有的老百姓每次吃一點,全家人一起用。有個老人家,聽說黃芪補氣,每次煲湯,不管什么湯,都要放兩片黃芪,然后煮上4升水,全家人一起喝兩天。這樣的用法起不了什么效果。
誤區四:服法不當
盡管藥食同源,藥材可以制作成食物入膳,但藥材也是藥,進補要遵循服藥的原則,不能用濃茶送藥,如吃人參、花旗參喝濃茶等。同時也要注意中藥的“十八反”、“十九畏”,以免藥物相互作用,給*帶來傷害。
誤區五:忽視食補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很多老百姓重視進補的方劑,而忽視了日常飲食里,也有很多效果上好的進補材料。如羊肉是治療氣血兩虧的上好食品,雪梨則可以滋陰潤燥,是養陰的好幫手等等。藥補在于扶正,食補在于養生,兩者不可或缺。
上述內容就是關于冬季進補的一些誤區的詳細解答,大家通過小編的介紹,只要大家避開那些進補的誤區,科學進補,一定會讓自己的身體更見健康的!
-
生活中的養生誤區有哪些 超過三種一定要改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都是喜歡養生的,業務正常流程的話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幫助也是比較多的,能夠讓我們的生命更加的健康和長久
-
女性養生有那些誤區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朋友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養生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好的效果,其實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在養生的時候都會有
-
女性養生的誤區 保護卵巢的8個方法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養生,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著,那么女性養生的誤區到底
-
蒲公英清熱解毒抗氧化,但3種人喝了要壞事!關于蒲公英,這是在農村很常見的一種植物,由于其有一定要藥用價值,所以常常被人們用來食用,可以有保健養生的作用,但是要知道
-
老年人養生誤區有哪些老年人應該要了解日常養生誤區,平時大家應該要注意養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跑步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但是跑步時應該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