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食物酸堿平衡論不靠譜
關于生活養生健康的一些話題網上都有很大的信息量,說的這些信息都靠譜嗎?比如食物酸堿平衡論,在微博熱門轉發的眾多飲食謠言中,“食物酸堿平衡論”最為“經久不衰”。而專家指出,“堿性食物防癌、酸性食物致癌”本身即是一個偽命題,并不靠譜。
據了解,在食物化學研究中,確實將食物分為酸性和堿性兩種,其分類的根據是按照食物燃燒后得到的灰分的化學性質——灰分中含有磷、硫、氯元素較多的溶于水后生成酸性溶液,而鉀、鈉、鈣含量較多的灰分則生成堿性溶液。這種研究主要用于評價食物的化學性質,特別是在食物礦物元素含量測定中使用較多。而流傳于微博、朋友圈的“食物酸堿論”與上述理論完全不同,缺乏科學依據,并不值得提倡。
首先,食物灰分是食物燃燒后剩下的一些元素的氧化物,與食物在體內代謝產物的性質是不同的。其次,雖然食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不斷產生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但人類在長期適應膳食的條件下,體內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緩沖系統和調節系統,以保障內環境的酸堿平衡。這種平衡一般不會受到攝入食物的營養而改變。
網傳的“堿性食物防癌、酸性食物致癌”一說中,將谷類、肉類、魚和蛋劃分為酸性食物,稱這些事食物可引起高血壓、糖尿病和腫瘤;而將蔬菜水果歸類為堿性食物,并稱這類食物能夠糾正酸性體質,防治慢性疾病和腫瘤。實際上,蔬菜水果確實能起到防治慢性疾病發生、預防腫瘤的作用,但其作用原理是由于蔬菜、水果能量低,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以及對健康有益的植物化學物質,而不是所謂的“堿性作用”。專家表示,按照“酸堿平衡論”,如糾正“酸性體質”每天服用小蘇打,即堿面就可以解決為題了嗎?顯然,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由此可見,身體酸堿性、食物酸堿平衡論等旁門左道皆不靠譜,想要健康,營養注重均衡,同時多攝入一些有益健康的蔬果,健康的油脂,新鮮的肉類,就像由中國營養學會編著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所指出的:居民膳食應食物多樣,谷物為主,粗細搭配,建議每天吃奶類、大豆或豆制品,并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
-
生活中的養生誤區有哪些 超過三種一定要改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都是喜歡養生的,業務正常流程的話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幫助也是比較多的,能夠讓我們的生命更加的健康和長久
-
女性養生有那些誤區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朋友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養生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好的效果,其實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在養生的時候都會有
-
女性養生的誤區 保護卵巢的8個方法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養生,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著,那么女性養生的誤區到底
-
蒲公英清熱解毒抗氧化,但3種人喝了要壞事!關于蒲公英,這是在農村很常見的一種植物,由于其有一定要藥用價值,所以常常被人們用來食用,可以有保健養生的作用,但是要知道
-
老年人養生誤區有哪些老年人應該要了解日常養生誤區,平時大家應該要注意養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跑步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但是跑步時應該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