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熱傳 隔夜西瓜該扔
炎炎的夏日。西瓜這種水果食物,因其價錢不是太貴還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所以很受一些人的喜愛。因為西瓜不得散賣,一般的情況下都會買整個帶回家。有些家庭,應一次性吃不完。大部分家庭會選擇放到第二天再吃。那么隔夜的西瓜到?底能不能吃呢?
網上熱傳 隔夜西瓜該扔? 細菌量數以億計
“隔夜西瓜不能吃”的消息在微博、微信、網絡等平臺廣為傳播。記者梳理后發現,盡管這一消息演變成“隔夜西瓜不能吃,細菌難以數清”、“隔夜西瓜細菌數以億計”等不同形式,但所有內容均來自某媒體的一個實驗。
該媒體報道,一家三口因吃了隔夜冷藏的西瓜,全都拉肚子進了醫院。隨后,該報記者將切開的半個西瓜封上保鮮膜,并在常溫下保存12個小時后送到相關部門進行檢測。
在 試驗中,工作人員分別在西瓜切面的表層、表層下4厘米處、表層下8厘米處取樣,每處取樣1克,搗碎后放入培養基中。12小時后,三個樣品的培養基中均分布 著密密麻麻的菌群。實驗人員表示細菌數量已難以數清,需要以億為單位計算,其中,表層的瓜瓤細菌最多。最后得出隔夜西瓜細菌數以億計的結論,并呼吁大家扔 掉隔夜的西瓜。
實驗求證 模擬西瓜冷藏每克3800個細菌
為弄清這種說法的真假,記者模擬市民冷藏西瓜的慣用方法,再次進行了試驗。7日晚上6點過,在用冷水將水果刀洗凈后,記者切開一個12斤左右的西瓜。未作停頓,其中一半被裹上了一層剛拆開的保鮮膜,然后放入溫度為4℃冰箱冷藏室。
2 日上午9點過,已冷藏了15個小時的西瓜被送至四川合泰食品司法鑒定所的無菌實驗室。工作人員將隔夜西瓜沿表層下約2厘米切取25克樣品,并放入225毫 升生理鹽水中分10倍、100倍、1000倍三個梯度進行浸泡稀釋。10多分鐘后,工作人員將樣品與生理鹽水混勻,隨后提取1毫克鋪到平板技術培養基上。 凝固后,樣品被放入培養箱中。
按照國家標準,24—48小時可以取出。10日上午,在培養箱中保存了近48小時后,三個樣品被工作人員取 出。此時,憑肉眼就可以看到培養基中的細菌,“三個梯度互為佐證,每克有3800個細菌。”工作人員說,遠沒有網上傳的那么兇,如果沒有致病菌,這個數量 的細菌根本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謠言緣起 常溫保存的樣品得出冷藏西瓜的結論
“隔夜西瓜細菌數以億計”的消息在網絡上不脛而走,并一度被眾人視為能證實“隔夜西瓜不能吃”的有力證據。然而,就在這種言論出來不久,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何計國就曾出來辟謠。他說,這個實驗看似很有說服力,卻犯了一個很重要的錯誤。
“實驗中和現實中的樣品完全是兩回事。”何計國說,實驗中是常溫保存,這種條件下很容易滋生細菌。而現實情況是,市民一般會冷藏保存,并裹有保鮮膜。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把表面一層西瓜切掉后再吃。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副研究員鐘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盡管如此,沒吃完的西瓜確實不宜久放,切開的西瓜常溫下一般最多放置4個小時,及時冷藏才安全。
一點常識 裹保鮮膜冷藏西瓜細菌數反而多
把 裹有保鮮膜的西瓜放入冰箱中冷藏,和直接把西瓜放入冰箱中冷藏,哪種方式的細菌更多?針對此問題,百度百科的“真相問答機”曾專門做過調查,在調查中,有 74%的網友選擇“未裹保鮮膜的西瓜細菌會更多”?墒聦嵣,大量試驗卻表明,二者相比,裹有保鮮膜的冷藏西瓜的細菌反而更多。
對此,專家解釋稱,使用保鮮膜覆蓋在切開的西瓜表面,使西瓜內部形成了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保存了西瓜內部的水分,同時使得西瓜內部的溫度不會很快降至4攝氏度,這就給細菌的繁殖提供了便利條件。
但實驗同時發現,不裹保鮮膜的西瓜水分流失更快,裹有保鮮膜的西瓜更為新鮮。專家說:“家用冰箱冷藏的食物較為復雜,裹上保鮮膜更多是為了防止西瓜串味兒。”
溫馨提示。有些人說隔夜的西瓜細菌特別多。促使吃隔夜的西瓜,會導致腹瀉這種疾病所以,在吃西瓜的時候,如果把西瓜放在第二天再吃。最好把它放在冰箱里。冰箱里的食材也不要太多,以防串味。也要切忌長時間的存放。
-
生活中的養生誤區有哪些 超過三種一定要改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都是喜歡養生的,業務正常流程的話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幫助也是比較多的,能夠讓我們的生命更加的健康和長久
-
女性養生有那些誤區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朋友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養生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好的效果,其實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在養生的時候都會有
-
女性養生的誤區 保護卵巢的8個方法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養生,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著,那么女性養生的誤區到底
-
蒲公英清熱解毒抗氧化,但3種人喝了要壞事!關于蒲公英,這是在農村很常見的一種植物,由于其有一定要藥用價值,所以常常被人們用來食用,可以有保健養生的作用,但是要知道
-
老年人養生誤區有哪些老年人應該要了解日常養生誤區,平時大家應該要注意養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跑步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但是跑步時應該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