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有風險有時不治病反致病
輸液有風險有時不治病反致病,我們經常一感冒發燒就跑到醫院,輸個液。感冒發燒的癥狀確實也很快地壓下去了,但是您知道嗎輸液也有致病的風險。如果您覺得這是危言聳聽,那么小編就細細為您列出輸液的3大危害。
危害一: 不良反應發生率高
人們總以為輸液最省事、最保險,可是對輸液的安全性卻很少有人關心。調查發現,95%以上的人不知道濫輸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70%以上的輸液為不必要的輸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2012年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統計顯示,靜脈注射導致的不良反應占56.7%,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統計出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在39萬以上。
解析:口服藥物經過胃腸道吸收,將身體不需要的或是有害的物質過濾掉,然后才進入肝臟代謝。經過這一過程后血藥濃度降低,進而降低了過敏反應等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靜脈輸液不同于口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給藥方式,藥物不經過*天然屏障的過濾而直接進入血液循環,療效更直接、更快,但發生過敏反應等不良反應的幾率相對更高,而且更容易產生耐藥性。
藥物口服后,在*有一個吸收的過程,發生不良反應時可以洗胃;皮下、肌肉注射的藥物,其吸收也需要一段時間,因而給急救創造了條件;而輸液時藥物直接進入血液循環,體內藥物濃度瞬間達到最大值,不良反應當即發生而且兇險。
危害二: 輸液微粒可堵塞微血管
由于*最小的毛細血管的直徑只有4~7um,經常輸液會使藥液中超過4um的微粒蓄積在心、肺、腎、肝臟、肌肉、皮膚等毛細血管中,長此以往將會導致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靜脈壓增高、肺動脈高壓、肺纖維化并致癌。微粒堵塞還會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組織缺血、缺氧、水腫和炎癥、過敏、肉芽腫等。
臨床應用發現,很多中藥制劑因其制備工藝差異大,成分復雜,很多成分屬天然大分子物質,且中藥的各成分溶解度不同,較易形成不溶性微粒,阻塞毛細血管引起超敏反應。
解析:任何質量好的注射劑都達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標準。輸液微粒是指注射液在生產或使用過程中,經各種途徑污染的微小顆粒雜質,其粒徑在1~50um,是肉眼看不見、易動性的非代謝性的有害粒子,這也是靜脈輸液最大的危險因素。
輸液中的微粒有隨空氣進入輸液的塵埃粒子、切割安瓿產生的玻璃屑、輸液器具攜帶的微粒、生產過程中加入的活性炭顆粒以及藥物結晶等。
北京某醫院檢查“吊瓶”發現,在1毫升青霉素加入50%的葡萄糖藥液中可檢出粒徑2~16微米的微粒542個。1毫升藥液中含有這么多微粒,那500毫升藥液中就會有20萬個微粒。
危害三: 增加感染增大副作用
輸液過程中如果消毒不嚴、操作不規范、輸液污染等,可引起交叉感染。每年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病人遭受院內感染,并有數萬人因此喪命。
臨床發現,“吊瓶”中加入的藥物越多,其毒副作用就越大,而且微粒劇增。“吊瓶”中如合用7種藥物,其毒副作用就會增加50%以上。有些藥物配合不當,進入血管可發生化學反應性沉淀。例如氨芐青霉素與去甲腎上腺素聯用,可呈現棕色沉淀;如果大量輸注維生素C,可出現中毒反應。
解析:靜脈輸液感染包括與導管相關的感染,如穿刺部位或與導管相關的血液感染,與輸液管路有關的感染或污染。輸液器具、輸入的液體、輸液部位的皮膚以及護士的手等被污染時均可導致交叉感染。
輸液有風險有時不治病反致病,我們生病了之后,總希望自己能夠快快好起來,這種心理是人皆有之。但是也不要小看了我們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有些小病不需要輸液也能好起來的。
-
生活中的養生誤區有哪些 超過三種一定要改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都是喜歡養生的,業務正常流程的話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幫助也是比較多的,能夠讓我們的生命更加的健康和長久
-
女性養生有那些誤區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朋友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養生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好的效果,其實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在養生的時候都會有
-
女性養生的誤區 保護卵巢的8個方法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養生,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著,那么女性養生的誤區到底
-
蒲公英清熱解毒抗氧化,但3種人喝了要壞事!關于蒲公英,這是在農村很常見的一種植物,由于其有一定要藥用價值,所以常常被人們用來食用,可以有保健養生的作用,但是要知道
-
老年人養生誤區有哪些老年人應該要了解日常養生誤區,平時大家應該要注意養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跑步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但是跑步時應該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