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讓你遠離癌癥困擾
隨著社會的發展,無處不在的污染以及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攝入的各種添加劑,還有各種遺傳因素,使得癌癥在當下社會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健康和社會問題。除此以外,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大多數癌癥的病因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生活方式已在癌癥根源中占了相當一部分比重。因此,每個人都應學會主動截斷致癌的危險因素。
盯住體重指數。美國針對全球188個國家的調查顯示,中國肥胖人口約為4600萬,僅次于美國,是全球“第二胖”的國家,而肥胖可能誘發癌癥。美國研究顯示,約49%的子宮內膜癌、35%的食道癌、28%的胰腺癌都是肥胖惹得禍。臺灣專家認為,脂肪細胞可能會間接促進癌細胞生長。北京朝陽醫院沈雁英教授建議,人們最好盯住體重指數(BMI),計算方法是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果BMI超過24即為超重,超過30則是肥胖。肥胖人群應少吃多動、減少脂肪和糖的攝入、每天運動,控制體重。
適時生育,選擇母乳喂養。如今,晚婚晚育已成為城市女性的普遍趨勢。然而,晚育或放棄生育不利于防癌。美國研究指出,女性一生中如有一次完整孕育過程,能增加10年免疫力,患卵巢癌、乳腺癌等婦科腫瘤的風險將大大降低。母乳喂養也有類似作用。英國研究發現,堅持母乳喂養6個月可使女性患癌死亡風險降低10%。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主任委員曹澤毅教授指出,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25歲~33歲。
找到情緒宣泄渠道。許多癌癥患者回顧患病前兩三年的生活,都會看到消極情緒的影子。北京安定醫院心理危機干預與壓力管理中心主任西英俊表示,壞情緒是癌癥的向導,壓抑、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可使免疫系統識別、消滅癌細胞的功能大打折扣,因此容易患癌。他建議,生活中要盡量保持身心放松,找到健康的情緒宣泄途徑,向他人傾訴、寫日記、做感興趣的事都有助于排解不良情緒。
每天都出點汗。運動是最經濟實惠的防癌方法。美國研究顯示,經常鍛煉的人患肺癌風險可降低68%,患結直腸癌風險直降38%,只要每天堅持30分鐘以上運動,就能降低患癌風險。研究人員指出,運動時出汗,既能燃燒多余脂肪,還可促進身體排出多種致癌物;運動利于腸道蠕動,減少糞便積存時間,降低大腸癌風險;最重要的是,運動能增強免疫力,幫助人們抵抗炎癥和癌細胞侵襲。沈雁英指出,每天堅持快走、慢跑、跳舞、騎自行車、游泳等有氧運動最好,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不要運動過猛。
-
中年男易脫發 多吃4類食物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中年男性朋友們都會容易導致一些脫發的這樣的現象的,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解決中年男人脫發這種疾病,多
-
高血壓患者的保健方法高血壓這樣的病癥有時候也是會嚴重的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困擾,還能夠改善著我們的身體,嚴重的情況下會傷害著我們的生命的
-
鼻炎怎么辦鼻炎在我們生活當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病癥,可以說鼻炎的出現深深的困擾著很多的朋友們,患上了鼻炎會讓很多的人特別難受,而且鼻
-
冬季蹲廁所別太用力!險大家都知道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而便秘這種情況也是很多人容易遇到的,那么在這里就要提醒大家冬季在蹲廁所的時候千萬
-
附件炎的保健措施有哪些附件炎患者要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并且要做好全面的護理工作,飲食盡量清淡,盡量選擇營養易消化的食物,需要增加維生素的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