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睪丸疼痛的中醫療法
1、凡主訴睪丸痛,影響生活及工作,而客觀檢查并無原發牲病變者,可診斷本病
2、本病應與子癰、諸疝引起的睪丸痛相鑒別。睪丸病主要責之于肝,多因濕熱下注,或寒濕著著,或血脈瘀阻于肝經者,皆可引起本病。辨證臨床常見肝經濕熱、寒滯肝經和肝經瘀滯型。肝經濕熱型,伴有心煩易怒、口苦咽干、尿黃便秘等。寒滯肝經型,伴有下腹隱隱冷痛、肢冷畏寒等。肝經瘀滯型,伴有痛處固定不移、時如針刺等。總的治法是清熱利濕,溫肝散寒,活血法瘀。
止痛肝經濕熱型
[證見] 睪丸劇痛,時有所減,觸之有輕微壓痛,但形質無明顯改變;口苦咽干,心煩易怒,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
[治法] 疏肝清熱,利濕止痛。
[方藥」
1、主方:龍膽瀉肝湯加減處方參見“陽強”肝膽濕熱型方藥。
2、中成藥
(1)龍膽瀉肝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復方穿心連,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3)牛黃解毒丸,口眼,每次2片,每日3次。
寒滯肝經型
[證見] 睪丸疼痛,遇冷則劇,得熱則減,下腹隱隱冷痛,肢冷畏寒,面青。苔白滑,脈沉弦。
[治法] 溫肝散寒,行氣止痛。
其他療法
[方藥]
1、主方:暖肝煎(張介賓《景岳全書》)處方:當歸9克,枸杞子9克,小菌香6克,肉桂3克(沖服),烏藥6克,沉香3克(后下),茯苓6克,生姜5克。水煎服,每日1~2劑。
2、中成藥
(1)附桂理中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2)天臺烏藥散,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暖肝飲(任正明驗方)
處方:當歸20克,烏藥20克,茯苓20克,肉桂6克(沖服),小茴香10克)枸杞子15克,沉香3克(后下),吳茱萸。水煎服,每日1劑。
(2)木瓜萸肉湯(樊中州驗方)
處方:木瓜20克,延胡索12克,枳殼12克,白芍15克,川楝子15克,川牛膝15克,香附10克,山萸肉10克,益母草30克,肉豆寇6克,小茴香6克,蛇床子6克。水煎兩次分2次服,每日1。
肝經瘀滯型
[證見] 睪丸痛甚,固著不移,時如針刺,痛引少腹疼痛。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沉澀。
[治法] 活血法瘀,行氣止痛。
[方藥]
1、主方:橘核荔枝湯(冷方南《中醫男科臨床治療學》)
處方:橘核12克,木香6克(后下),川楝子9克,茯苓15克,荔枝核15克,乳香6克,沒藥6克,大茴香6克,小茴香6克,白芍15克,全當歸12克,桂圓核9克。水煎兩次分2次服,每日1劑。
2、中成藥
橘核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1、單方驗方:活血止痛湯(林張高驗方)
處方:廣木香5克(后下),大黃5克(后下),附子6克,青皮6克,陳皮6克,川楝子9克,荔枝核9克,小茴香9克,橘核9克,延胡索9克,山楂9克,木通9克,雞血藤15克。水煎兩次分2次服,每日1劑。
1、針灸治療
(1)體針:選取大敦穴向上斜刺0.3~0.6厘米,用補法。每天1~2次。
(2)耳針:選取外生殖器區睪丸點,進行強刺激捻轉,每天1~2次;或埋皮內針。
2、外治療法
用熊膽草、蒲公英、假葡萄三味,等量共搗如泥,綠茶開調,貼敷陰囊,用紗布包5~10分鐘后,可見涼快感。
-
得了睪丸炎要注意什么?男人得了睪丸炎要注意科學治療,避免過度勞累盡量減輕疼痛,合理的用藥能夠減輕疼痛感,男人得了睪丸炎要注意合理飲食,為了自身
-
男人如何預防睪丸炎?預防睪丸炎要注意生殖感染疾病的預防,睪丸炎主要是炎癥感染引起的,前列腺炎、尿道炎都有可能會導致睪丸炎的發生,預防睪丸炎要
-
怎么判斷睪丸健康 日常自檢這么做其實有很多的人們并不是特別的了解,傷害著我們的身體的,那么我們的身體當中應該如何判斷睪丸的健康,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
-
男性發生睪丸萎縮的原因現在有很多男性朋友發現自己的睪丸竟然越來越小,心中充滿的是一些恐懼,但是,又不知道這到底是因為什么,所以,當出現這種情況
-
男人得了睪丸炎的危害后果睪丸炎是一些男性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患上睪丸炎以后會有很多不良的癥狀,會對男性的身體健康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而且,睪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