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位老人“回家”說當年
“看到‘回家’二字,心里特別感動 !”老報人李文光激動地說。昨日,中山日報報業集團邀請7位老報人回報社座談。上世紀50年代末,7位老人參與了《中山農民報》(后期改名為《中山日報》和《中山報》)的編采工作。半個世紀之后再回報社,7位老人被大堂處 “歡迎老報人回家”的標語感動了。
前不久,中山日報被正式批準將創刊日期前移,前身即是1956年創辦的《中山農民報》。為了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歷史及當時的辦報情況,報業集團特意邀請湯仲平、李文光、王樹平、趙崧材、陳鳳瑤、鄭仰萱、林禮新7位老報人“回家”參觀座談。
說起當年的 《中山農民報》和《中山報》,大家印象最深的是當時辦報條件艱苦 。“當時報社只有兩部單車,根本不夠用,很多時候都要走路去采訪。記得有一次我到橫欄采訪,在路上截不到單車,我就一個人背著行李走了兩個多小時才到 。”李文光老人回憶說。
林禮新老人也說:“當時的辦報環境確實很困難,缺紙、缺電。每兩三天就要到廣州、番禺、江門、臺山等地方拿紙,為了趕時間紙張未干就扛著走。當時靠踩腳踏機發電,一直踩到天亮。”王樹平老人還帶來了自己當年的日記本,他一邊翻著日記一邊說起當年自己在報社工作中的點滴,他笑著說:“看著這些日記,感覺自己也變年輕了。”
7位老報人還參觀了中山報業史展覽館,大家對展覽館的開辦給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寶貴意見。
前不久,中山日報被正式批準將創刊日期前移,前身即是1956年創辦的《中山農民報》。為了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歷史及當時的辦報情況,報業集團特意邀請湯仲平、李文光、王樹平、趙崧材、陳鳳瑤、鄭仰萱、林禮新7位老報人“回家”參觀座談。
說起當年的 《中山農民報》和《中山報》,大家印象最深的是當時辦報條件艱苦 。“當時報社只有兩部單車,根本不夠用,很多時候都要走路去采訪。記得有一次我到橫欄采訪,在路上截不到單車,我就一個人背著行李走了兩個多小時才到 。”李文光老人回憶說。
林禮新老人也說:“當時的辦報環境確實很困難,缺紙、缺電。每兩三天就要到廣州、番禺、江門、臺山等地方拿紙,為了趕時間紙張未干就扛著走。當時靠踩腳踏機發電,一直踩到天亮。”王樹平老人還帶來了自己當年的日記本,他一邊翻著日記一邊說起當年自己在報社工作中的點滴,他笑著說:“看著這些日記,感覺自己也變年輕了。”
7位老報人還參觀了中山報業史展覽館,大家對展覽館的開辦給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寶貴意見。
相關文章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