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1969年參加大閱兵 左鄰右舍羨慕得不得了
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大閱兵即將來臨,9月22日,家住萊陽路12號的孫延明和王玉貞兩位老人見到記者時,感慨萬千;叵肫1969年參加新中國成立20周年大閱兵時的場景,兩位老人激動地流下了眼淚。雖然時隔40年,孩子都已經成家立業,三世同堂了,但當時的場景依舊深深地印在孫延明老人的腦子里 。他說 ,“這是一輩子的珍藏記憶”。
選拔嚴格 ,一個支部出一人
參加閱兵那年,孫大爺只有34歲,屬于北海艦隊快艇一支隊。那時候選拔隊員,部隊里一個黨支部只能出一個人,而且還要符合好幾項條件,“當時要求很嚴格,身高必須在1.65米~1.75米之間 ,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我那時候正好是1.74米,差一點就被淘汰了。有些人在部隊表現很好,可惜就是長得太高了,然后就不行,回去換人,被換回去的人可不高興了,委屈地說‘ 我們支部就選出我這么一個人,你們又把我打回去了’。還要不胖不瘦,身體要好,最重要的還是要在政治上過關,要么是團員要么是黨員的,那時候剛好文革嘛。”孫大爺告訴記者。
談到當年的閱兵,孫大爺很是驕傲,“我那時候還是連長呢,站在那一排的第一名 。我帶過新兵,比較有經驗,當時還從驅逐艦支隊選出一部分人,再加上從我們快艇一支隊選出的人員,組成了一個連隊,我就被組織推薦當了連長。我們這個連有115人,正好在方隊里站一排,但我們這些人也不是全都能參加閱兵到天安門廣場走一趟的,有15個是機動人員,其他100個人中,萬一有人病了或者其他原因不能上場的話,就從這15個人中找人上場。”
訓練仨月,冰雹來了不能躲
一說起當年的訓練,孫大爺就來了精神,“1969年7月20號,我們北海艦隊去參加閱兵的全部在青島集合,就住在大學路小學那邊,然后每天走路去中山公園訓練。在青島訓練的時候還不太苦,主要就是隊伍行進間訓練,訓練了一個月,到了8月20號,就準備去北京了。”
一想到即將進北京,孫大爺高興了好一陣子,夜里睡覺都夢見毛主席站在天安門上,“我們是8月27號到北京的,剛好是大夏天,在北京的訓練就很苦了。剛到北京第二天,8月29日,我印象特別深刻。那天是海軍歡迎大會,在海軍大院里舉行。剛開始沒多久,天空下了一陣雹子,人家海軍大院里的人對周圍比較熟悉,都跑了,我們是受閱部隊,沒有命令不能動。那雹子下了有50多毫米呢,在地上有那么厚。”一邊說,孫大爺一邊向記者用手比劃著地上冰雹的厚度。
說到這里,旁邊的王大媽笑彎了腰,一邊做示范一邊說,“哎呀,讓那個雹子砸的,你鉆到我腚底下,我鉆到你懷里,抱著頭,后來不行了,趴在地上不動,那時候紀律嚴,也不敢找個地方躲,那年的雹子大得很罕見,有雞蛋那么大。”在大媽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大爺緊接著說:“就是這樣,還有人被砸傷了呢,從驅逐艦支隊選出去的人還有住院的。”
逢人就說,俺老伴受閱見主席了
孫大爺一去就是三個月,王大媽在家里看著仨孩子,雖然很累,但王大媽很驕傲,“我那時候覺得特別光榮,去參加閱兵就能見到毛主席了,那時候見到毛主席是一件多么光榮的事情啊。老伴去接受毛主席檢閱,很多人都羨慕得不得了,左鄰右舍、親戚朋友都到我們家里來道喜,我出去的時候,逢人就說,俺老伴去見毛主席去了。”
王大媽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當時家里窮,連臺收音機都沒有,更別說電視機了,閱兵那天,部隊里就用喇叭廣播,部隊離我們家不遠,能聽得見。閱兵回來后,你大爺又瘦又黑,那時候家里窮,也沒有多少好東西,回來后就去部隊了,向領導匯報工作。”
談起現在的閱兵,王大爺感慨說:“現在比那時候壯觀多了,那時候哪有那么多花,那么多人,那時候海軍還穿灰軍裝,根本不像現在是白的,手里還得拿著毛主席語錄。”
選拔嚴格 ,一個支部出一人
參加閱兵那年,孫大爺只有34歲,屬于北海艦隊快艇一支隊。那時候選拔隊員,部隊里一個黨支部只能出一個人,而且還要符合好幾項條件,“當時要求很嚴格,身高必須在1.65米~1.75米之間 ,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我那時候正好是1.74米,差一點就被淘汰了。有些人在部隊表現很好,可惜就是長得太高了,然后就不行,回去換人,被換回去的人可不高興了,委屈地說‘ 我們支部就選出我這么一個人,你們又把我打回去了’。還要不胖不瘦,身體要好,最重要的還是要在政治上過關,要么是團員要么是黨員的,那時候剛好文革嘛。”孫大爺告訴記者。
談到當年的閱兵,孫大爺很是驕傲,“我那時候還是連長呢,站在那一排的第一名 。我帶過新兵,比較有經驗,當時還從驅逐艦支隊選出一部分人,再加上從我們快艇一支隊選出的人員,組成了一個連隊,我就被組織推薦當了連長。我們這個連有115人,正好在方隊里站一排,但我們這些人也不是全都能參加閱兵到天安門廣場走一趟的,有15個是機動人員,其他100個人中,萬一有人病了或者其他原因不能上場的話,就從這15個人中找人上場。”
訓練仨月,冰雹來了不能躲
一說起當年的訓練,孫大爺就來了精神,“1969年7月20號,我們北海艦隊去參加閱兵的全部在青島集合,就住在大學路小學那邊,然后每天走路去中山公園訓練。在青島訓練的時候還不太苦,主要就是隊伍行進間訓練,訓練了一個月,到了8月20號,就準備去北京了。”
一想到即將進北京,孫大爺高興了好一陣子,夜里睡覺都夢見毛主席站在天安門上,“我們是8月27號到北京的,剛好是大夏天,在北京的訓練就很苦了。剛到北京第二天,8月29日,我印象特別深刻。那天是海軍歡迎大會,在海軍大院里舉行。剛開始沒多久,天空下了一陣雹子,人家海軍大院里的人對周圍比較熟悉,都跑了,我們是受閱部隊,沒有命令不能動。那雹子下了有50多毫米呢,在地上有那么厚。”一邊說,孫大爺一邊向記者用手比劃著地上冰雹的厚度。
說到這里,旁邊的王大媽笑彎了腰,一邊做示范一邊說,“哎呀,讓那個雹子砸的,你鉆到我腚底下,我鉆到你懷里,抱著頭,后來不行了,趴在地上不動,那時候紀律嚴,也不敢找個地方躲,那年的雹子大得很罕見,有雞蛋那么大。”在大媽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大爺緊接著說:“就是這樣,還有人被砸傷了呢,從驅逐艦支隊選出去的人還有住院的。”
逢人就說,俺老伴受閱見主席了
孫大爺一去就是三個月,王大媽在家里看著仨孩子,雖然很累,但王大媽很驕傲,“我那時候覺得特別光榮,去參加閱兵就能見到毛主席了,那時候見到毛主席是一件多么光榮的事情啊。老伴去接受毛主席檢閱,很多人都羨慕得不得了,左鄰右舍、親戚朋友都到我們家里來道喜,我出去的時候,逢人就說,俺老伴去見毛主席去了。”
王大媽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當時家里窮,連臺收音機都沒有,更別說電視機了,閱兵那天,部隊里就用喇叭廣播,部隊離我們家不遠,能聽得見。閱兵回來后,你大爺又瘦又黑,那時候家里窮,也沒有多少好東西,回來后就去部隊了,向領導匯報工作。”
談起現在的閱兵,王大爺感慨說:“現在比那時候壯觀多了,那時候哪有那么多花,那么多人,那時候海軍還穿灰軍裝,根本不像現在是白的,手里還得拿著毛主席語錄。”
相關文章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