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實現醫療保險“全覆蓋”
從上世紀80年代末到本世紀初的10多年,是青島市對舊的醫療保障制度不斷進行改革,逐步向新型醫療保障制度過渡的階段。直至2000年7月1日,青島市人民政府出臺了《青島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規定》,醫療保險從改革呼聲最高的市內四區企業職工率先實施。
“醫療保險改革的歷史意義在于重建了繳費機制、費用控制機制,實現了社會化的醫療保障,提高了互助共濟和抗風險能力,保障了參保人的基本醫療需求。”青島市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經歷了20多年的歷程,時至今日,隨著社會保險覆蓋全社會工作的推進,隨著我市醫療保險制度的不斷創新完善,一個實現全市“全覆蓋”的醫療保險體系正逐漸呈現在老百姓面前。據了解,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已達到301萬人。
創新點一:“居民醫保”實現醫療保險“全覆蓋”
今年76歲的陳玉霞老人,上世紀80年代隨家人來到青島。由于沒有正式工作單位,加上體弱多病,老人看病就醫一年下來的費用可不少。2007年,青島市啟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讓陳老太在這個醫保的“避風港”里,充分享受到了改革發展帶來的成果。“家里兒女都工作了,但收入不算太高。以前每年自己犯病后,很怕上醫院。那時感覺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一個醫療保險,解決自己的看病問題”。陳老太的心愿終于在2007年7月份得以實現。
“醫療保險是一項民心工程,牽涉每一位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只有得民心、順民意、謀民利,才能得到廣大參保職工的認同和支持。”談起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出臺,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這樣說道。我市2007年建立起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同時啟動了七區居民醫保工作,將七區51.8萬老年居民、重度殘疾人、少年兒童、大中專學生以及非從業人員納入了醫療保險覆蓋范圍,有效解決了七區城鎮居民的醫療保險難題。在此基礎上,2008年,我市又將居民醫保制度向五個縣級市延伸,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在全市范圍內實現了“無縫隙”覆蓋。
據了解,在此基礎上,到2011年,我市要實現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的市級統籌和新農合全市補償方案的統一。居住在青島市的郊區工人可選擇青島的定點醫療機構,而全市在推廣、完善參保人員就醫“一卡通”后,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直接結算,需要異地報銷的市民報銷醫藥費就不用自己回原醫保所在地報銷了。“目前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部門正在按照國家、省部署,制定有關實施辦法。”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說。
創新點二:“門診統籌”緩解“看病貴、看病難”
上世紀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近40年的時間,青島市與全國一樣,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的是公費醫療制度,國有企業及縣以上集體企業實行的是勞保醫療制度。這些制度,在當時較好地保障了職工的基本醫療,提高了職工的健康水平。
然而,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療保障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在這種情況下,青島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積極探索普通門診統籌的推進之路,著力緩解“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2007年,青島市依托社區平臺,首先在老年居民、重度殘疾居民、城鎮非從業人員中建立了門診統籌制度。2009年1月,我市又在參保職工中開展了門診統籌制度試點,受到了廣大參保人的歡迎。目前,全市參加試點的定點社區已有47家,已簽訂門診統籌協議3.4萬人,累計發生普通門診2.27萬人次,發生普通門診費用187萬元,統籌支付69萬元,門診統籌工作已初見成效。
根據青島的實際情況,我市門診統籌試點工作按照“政策引導、自愿參加、示范帶動、穩步推進”的原則逐步展開。城鎮居民醫保的老年居民、重度殘疾人、非從業人員按照每人每月10元的標準從居民醫保基金中提取門診統籌金,個人不繳費。退休職工按每人每月30元(個人賬戶10元,統籌基金20元)、在職職工按每人每月18元(個人賬戶8元,統籌基金10元)的標準建立門診統籌金。簽約退休人員和在職職工在本人醫保社區定點單位發生的符合統籌支付范圍內的普通門診醫療費,在一個醫療年度內累計1500元以內的部分,由門診統籌金支付50%。簽約老年居民、重度殘疾人和非從業人員,在一個醫療年度內累計1200元以內的普通門診醫療費由門診統籌金支付30%,普通門診醫療費實行按簽約定點人數包干限額結算,在包干標準以內的據實撥付,結余定額可結轉下季度使用。
門診統籌制度的實施既方便了參保人就近就醫,又使基金定向流入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有利于從大醫院分流門診患者,破解大醫院人滿為患、社區醫療機構門庭冷落的困局,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的合理就醫格局。另外,門診統籌實行社區定點,包干管理,解決了普通門診費用控制的難題,能夠有效降低基金風險。
創新點三:“完善機制”建立監管與稽核聯動
基金安全是勞動保障工作推進的根基。去年以來,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分別組建成立了基金監管中心和稽核中心,從內和外兩個大的方面控制住基金的基本安全,確保了社會保障工作的可持續推進。建立了監管與稽核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加強協調配合,在基金監督管理上實現整體聯動,相互之間做好信息溝通反饋,從對內和對外兩個角度,從審計和稽核兩個渠道,加強對社保基金的監督,做到了全面監管,避免了重復監管。
與此同時,對現有資源進行了整合,打破現有人員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探索成立了一體化的社會保險經辦服務中心,在機構、編制不變的情況下,實現對工作人員的統一調度、管理、培訓和考核。同時,打破業務科室和經辦機構限制,大力推行“柜員制”服務模式,服務窗口普遍實現基本業務全員辦理,進一步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推動社會保險工作的“捆綁式”一體化發展。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