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婦為報19年前救助之恩義務照顧中風老中醫
《廣州日報》關于“河南農民李敬齋夫婦為報恩辭工無償照顧袁浩醫生夫婦”的報道,昨天一出街就引起熱議。
19年前獲得袁教授救助后,李敬齋夫婦如何從一開始的感激逐漸萌生出要用余生來照顧醫生夫婦的想法?許多人好奇之余也感到不可思議。
昨天下午,故事的主角李敬齋走進大洋網報網直播室,講述他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以及照顧老人面臨的挑戰。
昨日,河南農民李敬齋走進大洋網報網直播室,對網友的疑問作了答復。
教中風教授學說話
照顧中風病人需要不少特殊訓練,特別是中風后的老教授目前還言語不清,一個放下鋤頭的河南農民如何能勝任這份工作?昨天,李敬齋有點得意地對記者說:“我一個字一個字教他說話,有時他的眼神我也能看得懂。”
因為醫生說中風病人要多說話才能恢復語言能力,李敬齋一有空就會跟教授聊天。每次出門散步時,他看到什么說什么:樹、藍天、白云……教授也很配合地從頭努力學起。
李敬齋也跟醫生學護理。給老人按摩時,醫生按左邊,他就學著按右邊。晚上沒醫生在,老人家有時肌肉收縮,四肢很難受,李敬齋就用簡單手法幫他按摩。有時一按個把小時,老人舒服就睡著了。
“但醫生要我也別‘寵’老人,他能做的事盡量讓他自己做。比如夜里起床,我只在一旁彎著手護一下,實在起不來才幫他,這對他的恢復很有好處。” 照顧不了父母心有愧疚
李敬齋家里還有父母,他們會如何看待兒子的行為呢?
李敬齋說:“我的家人知道,沒有這位教授,就沒有我家的今天。1990年,我大孩子才10多歲,小的才四五歲,家里之前為我治病都變窮了。我家有8口人,上有父母,還有3個孩子和一個患小兒麻痹后殘疾的弟弟。我是一家人的頂梁柱,如果我身體垮了,下不了地,一家人吃什么呢。”
“我不這么做,良心過不去。人家對咱們有恩,我們得記著,這是做人最起碼的準則。”
“說到我父母,他們也是80多歲的老人了,但身體還沒有特別的病。我的孩子都長大了,我弟弟生活能自理。對父母,我是有愧疚感的,但他們也不愿意我愧對袁教授。”
記者問:“現在家里老人誰照顧?”李敬齋說:“我還有一個弟弟,他們三個人在一起生活。教授說,如果需要錢的話就會給。我們家還有土地,地也很好種……我出來之后,把地給老人,讓他們找短工。”
孩子想輕生 獲袁老勸解
報道出來后,有大洋網友說是流著淚看完這篇報道的,覺得李敬齋“很偉大”。但也有人懷疑這事到底是真是假。那么,究竟李敬齋是如何下決心承諾用余生來照顧中風的教授夫婦呢?
李敬齋說:“說實話,這事要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我也不太相信。我能理解他們的懷疑。這事發生在1990年,那個時候的風氣確實還比較好,病人對醫生感恩也很普通。現在時代變了,人也變得復雜了。”
“我當時是欠著醫院的錢回家的。幾年后有人將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救治好軍嫂韓素云的事寫了一本書,叫《愛心泛珠江》。我看到里面有一幕寫袁教授如何幫助一個河南農民,最后才知道我所欠的1000多塊錢醫療費是他墊的,我就把錢寄還他,他又寄回來,說過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人家待咱們的態度確實非常讓人感動。”
19年來,李敬齋和袁教授的聯系都沒有斷過,逢年過節都有書信和電話聯系。
李敬齋說:“我有三個孩子。有一個孩子走向社會缺乏經驗,給人騙了想不開,一度想輕生,袁老知道這件事之后通過電話親自做他的工作說:沒有邁不過的坎。我孩子知道他是我們全家的恩人,他的開導總算聽進去了。他待我家那么好,幾年前我們夫妻就想到等孩子大了過來照顧他們,但他們說身邊有保姆,不用。直到去年伯母中風,今年教授也中風,我們才有機會盡點心。”
愛心接力主動當義工
19年前的事發生后,李敬齋曾提出在醫院當義工。
李敬齋說:“在我之前工作的那家醫院,遇到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我會跟他說我是這個科室的清潔工,如果有困難就可以找我,我提供的服務是無償的。他們很多人都懷疑我:你真的能做得到嗎?有時候他們不會問得這么直接,但我從他們的眼光和交談中可以感覺到。這時候我就跟他說:我會做到的,因為以前有人曾這樣幫助過我,我是在把這個愛心接力棒接下來,傳下去。”
“如果沒有那次經歷,我想我幫人起碼不會這么主動。在那家老年公寓,病人進來我就跟他們說:有什么我能幫的可以找我,最后,我還會給他們講我的這段經歷,讓他們明白我為什么要這么做。有一次一個男的都聽哭了……”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