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重陽節 情暖夕陽紅
秋風乍起,菊桂飄香,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佳節即將來臨。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伸出關愛之手,在重陽節來臨之際,為合肥市的貧困老人送去一份溫暖一份祝福。老人一生坎坷,年輕時家鄉舒城遭遇洪水,屋子和田地全被水淹了,她孤身一人來到省城尋條活路,她四處打工,居無定所。
秋風乍起,菊桂飄香,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佳節即將來臨。重陽節又是我國的老人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年重陽節前夕,安徽商報再次發起“重陽敬老安康晚年”公益活動,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在關愛孝敬自己父母的同時,能關心幫助身邊的老人,特別是生活困難的老人。并不是所有老人都有足夠的經濟條件安度晚年,享受幸福,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需要關愛的老人,我們希望社會上富有愛心的企事業單位、醫院、社會團體和青年志愿者以各種形式積極參與到此次公益活動中來,例如為生活貧困的老人進行一次義務身體檢查與健康指導;到生活困難的老人家里進行入戶服務,幫助他們解決水、電、煤氣等方面的維修難題;捐贈一袋米、一桶油、一床棉被、一件新衣……改善他們生活條件,奉獻一份愛心。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伸出關愛之手,在重陽節來臨之際,為合肥市的貧困老人送去一份溫暖一份祝福。
今年重陽節前夕,記者走進合肥市三牌樓街道的兩戶貧困老人家中進行了先期探訪。兩位孤寡老人均是80歲以上高齡,歷盡滄桑,她們對生活沒有太多渴求,唯愿健康平安。
梨花巷里有位堅強老人
當三牌樓街道工作人員和記者一起來找石逢英老人時,在梨花巷的一家小飯店門口遇到了她。老人坐在一個小板凳上,正在剝著毛豆,聽到喊聲,抬起頭來,花白的頭發下,是一張飽經風霜而又堅韌的面孔。
石逢英老人已經89歲了。一生辛勤勞作的她到老也沒有閑下來,現在有點時間就到小飯店里幫人擇菜,飯店會給她一些當天沒賣出去的素菜作為酬勞,老人就不用再花錢買菜了。說起來有些辛酸,但老人很是坦然,“反正我一輩子也苦慣了,一個人閑著也是閑著,幫他們擇菜還能有人說說話。 ”
老人住在梨花巷里一棟很有些年頭的老式居民樓上,一間20平方米的小房子就是她的家。社居委工作人員說,這間小房子其實還不是老人的,是老人的一個親戚給她住的,否則老人到現在還沒有棲身之地。環顧四周,幾樣家具都陳舊的失去了顏色,整個房子里灰灰的,只有陽臺上的一盆小花開得正好,給房里增添了一分鮮艷。
老人一生坎坷,年輕時家鄉舒城遭遇洪水,屋子和田地全被水淹了,她孤身一人來到省城尋條活路,她四處打工,居無定所。到了70多歲,老人實在干不動了,老家已經沒什么人,她也已經習慣了城里的生活,回不去了。但是生活下去還要掙錢,她在街面上擺了一個小攤賣點茶水。她頗為自豪地說,“我做事憑良心,賣的都是燒開的水。 ”
到了80歲,街道給她辦理了每月90塊錢的低保,她不用賣茶水了,但還是閑不下來,常在晚上拿著一個小燈到附近撿廢品,一撿又是5年。現在老人的低保金漲到了每月230元,但是她仍然在生活上異常節省:洗臉水留著拖地,一個月只用一噸水,能不開燈就不開燈,幫人擇菜以省點自己買菜的錢。老人一輩子自己靠自己,并不以為苦,話語中透著難得的豁達與堅強。
和很多老人一樣,石逢英也有一些常見的老年病,但她沒有太多的條件去關心自己的病。她說自己一輩子沒去過醫院,沒看過病,年輕的時候有個頭疼腦熱的抗抗就過去了,現在常感到頭昏,還有高血壓和胃病,眼睛也生出白內障,但只是自己到藥房買點藥吃,不敢到醫院去看。
對于生死,她也能看得開,“該怎么樣就怎么樣,我現在只要有米有油,能吃上飯就行了。 ”街道的工作人員很關心石逢英老人,中秋節時給她送來了月餅和鮮花,老人很高興有人來看她,聽說在重陽節時可以參加免費體檢,老人說,“這樣的好事以前哪敢想呢,真是謝謝大家,還能想到我們這些孤寡老人。 ”
獨守空房的孤獨老人
近日,合肥市三牌樓街道的工作人員帶著記者一起走進85歲高齡的苑敏坤奶奶的家。準確地說,這不是苑奶奶的家而是她相處多年的主人家。苑奶奶默默無聞地當了一輩子保姆,辛勤勞作,性情平和,與主人一家人相處很好,在老一輩的東家相繼去世,而年輕一輩也離開這個家有了自己的天地后,她仍然默默地守在這里,孤身一人度過人生最后的時光……
雖然孤身獨居,苑奶奶仍然將房子收拾得很干凈,家中保留著原來的格局,小院子里花木蔥蘢,可以想見苑奶奶將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幾十年來一如既往地愛護著它,照顧著它。
或許當了一輩子保姆的緣故,苑奶奶有些沉默寡言,只是平靜地笑著,很少說話,五官也是平淡的,一如她幾十年來的過往歲月,不能讓人明確地記住什么,卻有一種溫和與從容的氣息漸漸地彌漫開來。倒是在一旁的社居委主任和鄰居王奶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起了苑奶奶的經歷。
苑奶奶的老家在廬江農村,25歲時,她守了寡,家中也沒有任何收入,無依無靠的她只得離開家鄉,外出謀生,來到合肥給人當保姆。那是1955年,她來到這戶干部家中,她的勤勞樸實很快贏得了主人家的信任,她也在這里找到了家的感覺,苑奶奶老實本份,覺得這個家里的人對她都很好,也就沒有再出去,這一做就是幾十年。兩位老一輩的東家早已相繼去世了,年輕一輩也都離開這里,年輕一輩知道苑奶奶無家可歸,于是仍然讓她留住在這里,這一住又是十幾年。逢年過節,年輕人也常回來看看苑奶奶,給她帶點東西。
但是她上了年紀,又一人獨住,日常生活總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鄰居王奶奶是位離休老干部,常常過來幫助她,苑奶奶眼睛患了白內障,王奶奶給她買了眼藥水,周圍鄰居家中有一些紙盒瓶罐之類的東西,都送給苑奶奶,讓她賣點錢,4年前,王奶奶又帶著她找到民政部門反映了情況,民政部門為她辦理了低保。苑奶奶對生活所求無多,這么多人關心她,苑奶奶心里很感激。
說到身體情況,苑奶奶說自己還算硬朗,家務都能做,但是有白內障和冠心病,每天都要吃藥,因為自己知識不多,也沒有多少余錢,從來沒到醫院進行過全面檢查。當記者告訴她可以參加報社組織的免費體檢公益活動時,老人笑著說,“好,好,一定去。 ”
“重陽敬老安康晚年”公益活動內容:
很多貧困老人因為經濟原因,飽受身體疾病的困擾,希望有條件的正規醫院參與本次公益活動,為老人們提供免費的全面健康檢查,為老人們進行有益的健康指導。
很多貧困老人的家中因年久失修,都出現水、電、煤氣等各方面的小問題,老人無力維修。有此困難的貧困老人可撥打本欄目愛心熱線,請求幫助。同時征集有一定水電氣維修技術,可以上門為老人解決實際困難的社會志愿者或相關單位,可撥打愛心熱線報名。
有些孤寡老人生活困難,在重陽節之際,您可以為老人們捐贈一些米、面、油等日常生活用品和節日食品,給老人們的生活帶來一些溫暖與安慰。
秋風乍起,菊桂飄香,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佳節即將來臨。重陽節又是我國的老人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年重陽節前夕,安徽商報再次發起“重陽敬老安康晚年”公益活動,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在關愛孝敬自己父母的同時,能關心幫助身邊的老人,特別是生活困難的老人。并不是所有老人都有足夠的經濟條件安度晚年,享受幸福,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需要關愛的老人,我們希望社會上富有愛心的企事業單位、醫院、社會團體和青年志愿者以各種形式積極參與到此次公益活動中來,例如為生活貧困的老人進行一次義務身體檢查與健康指導;到生活困難的老人家里進行入戶服務,幫助他們解決水、電、煤氣等方面的維修難題;捐贈一袋米、一桶油、一床棉被、一件新衣……改善他們生活條件,奉獻一份愛心。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伸出關愛之手,在重陽節來臨之際,為合肥市的貧困老人送去一份溫暖一份祝福。
今年重陽節前夕,記者走進合肥市三牌樓街道的兩戶貧困老人家中進行了先期探訪。兩位孤寡老人均是80歲以上高齡,歷盡滄桑,她們對生活沒有太多渴求,唯愿健康平安。
梨花巷里有位堅強老人
當三牌樓街道工作人員和記者一起來找石逢英老人時,在梨花巷的一家小飯店門口遇到了她。老人坐在一個小板凳上,正在剝著毛豆,聽到喊聲,抬起頭來,花白的頭發下,是一張飽經風霜而又堅韌的面孔。
石逢英老人已經89歲了。一生辛勤勞作的她到老也沒有閑下來,現在有點時間就到小飯店里幫人擇菜,飯店會給她一些當天沒賣出去的素菜作為酬勞,老人就不用再花錢買菜了。說起來有些辛酸,但老人很是坦然,“反正我一輩子也苦慣了,一個人閑著也是閑著,幫他們擇菜還能有人說說話。 ”
老人住在梨花巷里一棟很有些年頭的老式居民樓上,一間20平方米的小房子就是她的家。社居委工作人員說,這間小房子其實還不是老人的,是老人的一個親戚給她住的,否則老人到現在還沒有棲身之地。環顧四周,幾樣家具都陳舊的失去了顏色,整個房子里灰灰的,只有陽臺上的一盆小花開得正好,給房里增添了一分鮮艷。
老人一生坎坷,年輕時家鄉舒城遭遇洪水,屋子和田地全被水淹了,她孤身一人來到省城尋條活路,她四處打工,居無定所。到了70多歲,老人實在干不動了,老家已經沒什么人,她也已經習慣了城里的生活,回不去了。但是生活下去還要掙錢,她在街面上擺了一個小攤賣點茶水。她頗為自豪地說,“我做事憑良心,賣的都是燒開的水。 ”
到了80歲,街道給她辦理了每月90塊錢的低保,她不用賣茶水了,但還是閑不下來,常在晚上拿著一個小燈到附近撿廢品,一撿又是5年。現在老人的低保金漲到了每月230元,但是她仍然在生活上異常節省:洗臉水留著拖地,一個月只用一噸水,能不開燈就不開燈,幫人擇菜以省點自己買菜的錢。老人一輩子自己靠自己,并不以為苦,話語中透著難得的豁達與堅強。
和很多老人一樣,石逢英也有一些常見的老年病,但她沒有太多的條件去關心自己的病。她說自己一輩子沒去過醫院,沒看過病,年輕的時候有個頭疼腦熱的抗抗就過去了,現在常感到頭昏,還有高血壓和胃病,眼睛也生出白內障,但只是自己到藥房買點藥吃,不敢到醫院去看。
對于生死,她也能看得開,“該怎么樣就怎么樣,我現在只要有米有油,能吃上飯就行了。 ”街道的工作人員很關心石逢英老人,中秋節時給她送來了月餅和鮮花,老人很高興有人來看她,聽說在重陽節時可以參加免費體檢,老人說,“這樣的好事以前哪敢想呢,真是謝謝大家,還能想到我們這些孤寡老人。 ”
獨守空房的孤獨老人
近日,合肥市三牌樓街道的工作人員帶著記者一起走進85歲高齡的苑敏坤奶奶的家。準確地說,這不是苑奶奶的家而是她相處多年的主人家。苑奶奶默默無聞地當了一輩子保姆,辛勤勞作,性情平和,與主人一家人相處很好,在老一輩的東家相繼去世,而年輕一輩也離開這個家有了自己的天地后,她仍然默默地守在這里,孤身一人度過人生最后的時光……
雖然孤身獨居,苑奶奶仍然將房子收拾得很干凈,家中保留著原來的格局,小院子里花木蔥蘢,可以想見苑奶奶將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幾十年來一如既往地愛護著它,照顧著它。
或許當了一輩子保姆的緣故,苑奶奶有些沉默寡言,只是平靜地笑著,很少說話,五官也是平淡的,一如她幾十年來的過往歲月,不能讓人明確地記住什么,卻有一種溫和與從容的氣息漸漸地彌漫開來。倒是在一旁的社居委主任和鄰居王奶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起了苑奶奶的經歷。
苑奶奶的老家在廬江農村,25歲時,她守了寡,家中也沒有任何收入,無依無靠的她只得離開家鄉,外出謀生,來到合肥給人當保姆。那是1955年,她來到這戶干部家中,她的勤勞樸實很快贏得了主人家的信任,她也在這里找到了家的感覺,苑奶奶老實本份,覺得這個家里的人對她都很好,也就沒有再出去,這一做就是幾十年。兩位老一輩的東家早已相繼去世了,年輕一輩也都離開這里,年輕一輩知道苑奶奶無家可歸,于是仍然讓她留住在這里,這一住又是十幾年。逢年過節,年輕人也常回來看看苑奶奶,給她帶點東西。
但是她上了年紀,又一人獨住,日常生活總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鄰居王奶奶是位離休老干部,常常過來幫助她,苑奶奶眼睛患了白內障,王奶奶給她買了眼藥水,周圍鄰居家中有一些紙盒瓶罐之類的東西,都送給苑奶奶,讓她賣點錢,4年前,王奶奶又帶著她找到民政部門反映了情況,民政部門為她辦理了低保。苑奶奶對生活所求無多,這么多人關心她,苑奶奶心里很感激。
說到身體情況,苑奶奶說自己還算硬朗,家務都能做,但是有白內障和冠心病,每天都要吃藥,因為自己知識不多,也沒有多少余錢,從來沒到醫院進行過全面檢查。當記者告訴她可以參加報社組織的免費體檢公益活動時,老人笑著說,“好,好,一定去。 ”
“重陽敬老安康晚年”公益活動內容:
很多貧困老人因為經濟原因,飽受身體疾病的困擾,希望有條件的正規醫院參與本次公益活動,為老人們提供免費的全面健康檢查,為老人們進行有益的健康指導。
很多貧困老人的家中因年久失修,都出現水、電、煤氣等各方面的小問題,老人無力維修。有此困難的貧困老人可撥打本欄目愛心熱線,請求幫助。同時征集有一定水電氣維修技術,可以上門為老人解決實際困難的社會志愿者或相關單位,可撥打愛心熱線報名。
有些孤寡老人生活困難,在重陽節之際,您可以為老人們捐贈一些米、面、油等日常生活用品和節日食品,給老人們的生活帶來一些溫暖與安慰。
相關文章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