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期待成為老人樂園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計劃生育的普及和醫療水平的提高,空巢、高齡鰥寡孤獨老人越來越多,中國傳統的居家養老受到了嚴峻的挑戰,一些人開始傾向于到養老院頤養天年。加快養老機構建設已經刻不容緩。
養老院成了“托老所”
50多歲的盛先生還沒退休,已經開始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了。盛先生說,他只有一個女兒,現在上海讀書,女兒說了,她不會回蚌埠的,要在上海安家。此言一出,盛先生說,我知道自己以后要成為“空巢老人”了。“等我老了,我要邀上一幫要好的老朋友,找個條件好的養老院住進去,大家一起下棋,寫字,養老院還有人做飯、洗衣服。多舒服。”盛先生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人的心愿,可是目前蚌埠市的養老機構很難滿足盛先生的養老理想。
記者走訪了一些養老院,發現那里多是高齡、行動不便的老人,其中一些臥床不起。龍子湖區一家老年公寓入住有100多位老人,其中有60多位臥床不起,其余40多位能活動的,也是腿腳不便,行動需要攙扶的。此外,還有耳聾、老年癡呆等不能與人正常交流的,生活能完全自理的老人寥寥無幾,養老院幾乎成了“托老所”。
養老機構有待完善
蚌埠市已步入老齡化社會。截至去年底,蚌埠市市區60歲以上老人已達12.79萬人,占市區總人口的13.89%,目前,老年人口仍在按每年3%左右的速度遞增。然而,蚌埠市養老機構的建設卻不太理想。前不久,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等部門共同組成調研組,對蚌埠市區9家養老機構進行了專題調研,發現市區養老機構除市老人休養院外,其他的普遍規模小,設施簡陋;收費低,發展后勁受限,服務差,難以吸引更多老人入住。
為此,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政協委員吳綱烈提出了《關于切實加強市區養老機構建設》的提案,指出政府對養老機構的扶助力度不夠。同時,一些創辦者把養老機構當做謀生手段,不同程度地忽略了機構養老的公益性,還有的創辦者初期投入不足,繼續投入乏力,因而長期得不到改觀。
調研組負責人蘇少忠坦言,這與他理想的養老院相差很大。養老院應該是基礎設施條件好;擁有好的服務態度和服務技能的專業護理人員;并有專業的社會工作者介入;最重要的,養老院不是七老八十才去的地方,而是肌體健康的老人都愿意去的快樂家園。因此他們建議,把市區養老機構建設列為政府民生工程,每張床位給予200元補貼。進一步完善養老機構的管理制度,扶助有一定規模、設施完善及工作開展情況良好的,淘汰一批規模小、基礎條件差的,并探索在養老服務業中設立社會工作崗位,聘用社會工作者改善養老機構的管理水平和整體風貌。
未來,養老院會更好
對此,民政部門表示將加快市區養老機構建設,逐步完善設施建設,尤為重要的是,蚌埠市將加大對養老機構的政策扶持力度,結合實際制定出臺《關于蚌埠市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以及“民辦公助”具體實施方案,從立項、征地、稅收以及用水、電、氣等方面對養老福利機構建設給予優惠。到2010年,蚌埠市爭取基本建成以政府舉辦的社會福利機構為示范,以其他多種形式的社會福利機構為骨干,以社會福利服務為依托,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的社會福利服務網絡,力爭到2010年全市福利機構床位數達老年總人口的千分之二十以上。
養老院成了“托老所”
50多歲的盛先生還沒退休,已經開始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了。盛先生說,他只有一個女兒,現在上海讀書,女兒說了,她不會回蚌埠的,要在上海安家。此言一出,盛先生說,我知道自己以后要成為“空巢老人”了。“等我老了,我要邀上一幫要好的老朋友,找個條件好的養老院住進去,大家一起下棋,寫字,養老院還有人做飯、洗衣服。多舒服。”盛先生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人的心愿,可是目前蚌埠市的養老機構很難滿足盛先生的養老理想。
記者走訪了一些養老院,發現那里多是高齡、行動不便的老人,其中一些臥床不起。龍子湖區一家老年公寓入住有100多位老人,其中有60多位臥床不起,其余40多位能活動的,也是腿腳不便,行動需要攙扶的。此外,還有耳聾、老年癡呆等不能與人正常交流的,生活能完全自理的老人寥寥無幾,養老院幾乎成了“托老所”。
養老機構有待完善
蚌埠市已步入老齡化社會。截至去年底,蚌埠市市區60歲以上老人已達12.79萬人,占市區總人口的13.89%,目前,老年人口仍在按每年3%左右的速度遞增。然而,蚌埠市養老機構的建設卻不太理想。前不久,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等部門共同組成調研組,對蚌埠市區9家養老機構進行了專題調研,發現市區養老機構除市老人休養院外,其他的普遍規模小,設施簡陋;收費低,發展后勁受限,服務差,難以吸引更多老人入住。
為此,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政協委員吳綱烈提出了《關于切實加強市區養老機構建設》的提案,指出政府對養老機構的扶助力度不夠。同時,一些創辦者把養老機構當做謀生手段,不同程度地忽略了機構養老的公益性,還有的創辦者初期投入不足,繼續投入乏力,因而長期得不到改觀。
調研組負責人蘇少忠坦言,這與他理想的養老院相差很大。養老院應該是基礎設施條件好;擁有好的服務態度和服務技能的專業護理人員;并有專業的社會工作者介入;最重要的,養老院不是七老八十才去的地方,而是肌體健康的老人都愿意去的快樂家園。因此他們建議,把市區養老機構建設列為政府民生工程,每張床位給予200元補貼。進一步完善養老機構的管理制度,扶助有一定規模、設施完善及工作開展情況良好的,淘汰一批規模小、基礎條件差的,并探索在養老服務業中設立社會工作崗位,聘用社會工作者改善養老機構的管理水平和整體風貌。
未來,養老院會更好
對此,民政部門表示將加快市區養老機構建設,逐步完善設施建設,尤為重要的是,蚌埠市將加大對養老機構的政策扶持力度,結合實際制定出臺《關于蚌埠市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以及“民辦公助”具體實施方案,從立項、征地、稅收以及用水、電、氣等方面對養老福利機構建設給予優惠。到2010年,蚌埠市爭取基本建成以政府舉辦的社會福利機構為示范,以其他多種形式的社會福利機構為骨干,以社會福利服務為依托,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的社會福利服務網絡,力爭到2010年全市福利機構床位數達老年總人口的千分之二十以上。
相關文章
-
老人再婚怎么處理好心理問題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再婚這樣的事情,才能夠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邊摔倒 應該如何幫助老人對于我們的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時候,我們應該如如何做才能夠給我們老年人帶來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護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對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腰痛的現象會不斷的增加,而且,很多人會出現腎虛,腰肌勞損,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顧慮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黃昏戀的出現也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為這種原因有很多顧慮,不敢再婚,因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說話方式說話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適當的說話技巧,對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緒良好等都有極大幫助,特別是對上了年歲的中老年